陕西师范大学口袋书系列

发布日期:2019-04-30    浏览次数:

陕西师范大学口袋书系列

陕师大《宏观经济学》精要

王琴梅



学习指南


一、课程性质

宏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内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一,它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总体经济活动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和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学科。具体来讲,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收入决定与变动,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以及与之相关的通货膨胀、失业和国际收支等现象,揭示这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趋势,以期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等微观行为主体提供宏观经济运行的背景知识。

二、学习目的

本课程是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经济管理专门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最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宏观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进行总量分析的能力。

三、学习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体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总产出)、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以解决整个社会的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问题的学问。宏观经济学的重点和中心是国民收人(总产出)决定理论。围绕国民收入的决定,整个宏观经济学又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内容:(一)运用国民收人决定理论分析宏观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四个重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经济增长。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是以国民收人决定理论为基础来建立各种具体的理论: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这些就构成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二)在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宏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说明国家为什么必须干预经济与如何干预经济。宏观经济理论说明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也为如何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宏观经济政策则具体分析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及所遇到的问题。(三)把封闭经济的宏观经济分析扩大到开放经济。这是宏观经济学必要的延伸与扩大,因为现实中各国经济都是开放的。要成功地解释各种宏观经济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政策,必须考虑到国际经济往来对一国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总产出、失业、物价水平以及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大小及变动。因为一国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就是看这几个总量指标是否理想。

四、学习方法

宏观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假定为前提,以定量分析中的总量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均衡分析法、流量分析法为主要分析方法。由于以定量分析方法为主,因此学习中有许多图形与数学公式。利用图形与数学公式来表述理论内容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本课程的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就各宏观经济理论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具体应用的条件和规律。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2.梁小民编著《西方经济学教程》(修订版),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3.任保平、宋宇主编《宏观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

4.[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1999年9月版。

5.[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9月版。

6.[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目录

第一篇 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三章 IS——LM模型

第四章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国民收入的变动

第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a href="#>第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篇 宏观经济政策

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四篇 开放的宏观经济

第九章 开放经济概论

第十章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与调节









第一篇 国民收入的决定

本篇说明的问题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国民收入有多少?其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决定?

分析的角度

∵Y=Q·P

∴国民收入与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劳动市场

国际市场有关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重点是前两个市场。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学习目标:

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所计算的各种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标准。本章第一、二节介绍国民收入核算中各种总量的计算方法与相互关系,第三节是对国民收入核算的分析。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GDP(或GNP)等国民收入核算中有关总量的基本含义,了解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经济的部门构成及其收入恒等关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包括:

(1)GNP和GDP的含义

(2)用支出法计算GNP

(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4)实际GNP与名义GNP的关系

本章的难点: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关键词:GDP;收入法;支出法;四部门经济

知识串讲:

引 言

一、国民收入的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起点

宏观----------国民经济--------总量---------国民收入(最主要的总量)---------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大小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前提)

∴国民收入的概念及其计算(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学的起点

二、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体系

1——1:国民收入核算两种体系的比较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颁布日期

联合国统计司1968年公布

联合国统计司1971年公布

使用国家

为市场经济各国所采用

为中央计划经济各国所采用

理论依据

萨伊的生产要素理论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核算内容

还计算劳务部门创造的价值;

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

只计算物质产品部门创造的价值;

计算生产部门的转移价值

计算结果

重复计算较少

重复计算较多

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总量及其相互关系

一、五个基本总量

国民收入核算的对象——————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如下五个基本总量

1.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of national product

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对此概念要作以下几点说明:

(1)GN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据此,可以写出一个计算GNP的公式:

GNP=P1Q1+P2Q2+P3Q3+……+PnQn=∑PⅰQ

(2)GNP是一国国民生产的。

◇一国国民是指一国常住居民。包括:

·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

·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

·常住本国但未入本国国籍的外国公民

◇也可计算一个地区的GNP

(3)GN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

□什么是最终产品、什么是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最后可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如:居民户使用的洗衣机、水杯、住宅

如:工厂中运货的卡车、生产线上运转的机器设备

◇中间产品: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加工对象的产品

如:用来纺纱的棉花、用来做家具的木板

□为什么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举例:如表1——2所示。

1——2:简单经济社会

简单经济社会构成

产品

产品价值

产品性质

GDP

农民

棉花

15

中间产品


纺纱厂

棉纱

20

中间产品


织布厂

棉布

30

中间产品


服装厂

成衣

45

中间产品


商场

销售

50

最终产品

50

□如何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

◇理论上,可以用如下方法:

·区别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然后将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加总

·事实上,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区别是很困难的

如:煤——生活用——最终产品

——生产用——中间产品

◇为了摆脱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困难,经济学家们找到了增值法:

·增值法:只计算生产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值

·如表1——3所示。

表1——3:运用增值法(或生产法)计算GNP的一个案例

合 计 50元

各阶段产品

产品价值

中间产品成本

价值增值

棉 花

15元

0元

15元

棉 纱

20元

15元

5元

棉 布

30元

20元

10元

成 衣

45元

30元

15元

销 售

0元

45元

5元

合计:50元

此例不仅说明了产出是指增值,或者说产出等于新增价值,而且还说明了产出总是等于收入,以及产出总是等于支出。

(4)GNP是一年内所生产的而不是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以前年份生产的产品——若在本年出售——不计入本年GNP——以前年份计算过了

如:某人花了20万元买了一套旧房……不计入

□当年生产而未出售的那部分最终产品价值要计入当年GNP

可以看成是企业自己暂时购买了自己的这部分产品,叫:企业存货——存货投资

(5)GN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等不计入。

□最终产品:市场交换表现为市场价值 ——计入GNP

不用于交换不表现为市场价值——不计入GNP

□原因:

◇市场需要的产品才是有社会意义的产品

◇只有通过市场价格才可以把千差万别的产品统一成单一的标准,才有利于统计核算。

□问题:没有通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无法被计入GNP。

如:医生——女仆—— 支付工资——女仆创造GNP

——妻子做家务——不支付工资—— 不创造GNP

这是计算中的缺陷。

(6)GNP是一个流量概念,而不是一个存量概念。

GNP的大小只表示一年生产新价值的能力

2.国民生产净值(NNPnet of domestic product

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当年固定资产消耗(即折旧)后的余额。

□GNP-折旧=NNP

□GNP——最终产品价值——全部产品中扣除中间产品价值

即:只剔除劳动对象转移的价值




这时,在GNP(最终产品)中,还包括固定资产等生产工具转移的价值(折旧)




扣除折旧,即全部新创造价值

□“总”与“净”的差异:

◇总:毛附加价值,扣除中间投入的全部价值

◇净:净附加价值,GNP中又扣除资本折旧后的新价值

□举例:美国2001年GNP:101041亿美元

美国2001年NNP:87748亿美元

3.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

一个国家一年内国民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

□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理论依据:全部新价值是由各种要素创造的

NNP主要分解为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NNP中没有转化为要素所有者收入的部分有

◇间接税:

·税收负担实际不由纳税者本人承担的税

如:营业税、关税等

构成企业成本的一部分

·间接税对最终产品价值的影响

间接税——产品价格的附加物:既不是任何要素提供,也不为任何要素提供者所得

——导致产品市场价值上升——总收入上升

◇企业转移支付:

·对非盈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助

·也是构成企业成本的一部分

◇国民收入中还应加上政府对企业补助金

□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补助金

□举例:美国2001年NI:81220亿美元

4.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ome)

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NI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收入

利润:-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

工资:-社会保险费

□个人也可以从要素收入以外获得一些其他收入

◇政府转移支付

◇公债利息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公债利息

□举例:美国2001年PI:86853亿美元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ominate personal income)

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DP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

国民收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NI即上述第3个

□广义:泛指上述五个总量,其中最主要的总量是GNP

∴广义国民收入也可以指GNP

二、名义GNP与实际GNP

1.GNP变动的两种原因

□GNP:一国一年内最终产品市场价值总和,即:GNP=∑Qi·Pi

□其变动有二:

◇Q变动——真实变动(实际产量或财富的增加)

◇P变动——虚假变动(实际财富无增加)

□为了消除P变动引起的GNP的虚假变动,引入了实际GNP这一概念

2.名义国民收入与实际国民收入的含义

□名义GNP

◇以当年价格计算的GNP

名义GNP=∑Qt·Pt

◇如美国:以当年P计算的名义GNP

1979年 24139亿

1980年 26261亿

经济增长率:8.8%

□实际GNP

◇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NP

◇不变价格:统计基期的价格

·不同年份P在变化

·将某一年作为基期,该年P作为不变价格

·以不变价格表示各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实际GNP=∑Qt·P0

◇如:美国以1972年P为不变价格, 计算的实际GNP

1979年为:14830亿

1980年为:14807亿

增长率为负

3.GNP折算数

(同年的)名义GNP÷实际GNP=GNP折算数

实际GNP=名义GNP÷GNP折算数

4.实际GNP的意义

□可以表示国民收入的真实变动(实际产量的变动、经济增长率)

□可以表示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实力

三、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

一国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GDP与GNP的关系

(1)二者有区别,主要表现在核算时的统计口径不同:

◇GNP按属人原则(一国的居民)统计核算。

◇GDP按属地原则(一国的国境)统计核算。

(2)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反映了一国在一年内创造的财富总量,可以相互换算。

二者的换算关系是:

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a)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b)

GNP=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a)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b)

当(a)=(b)时, GNP=GDP

3.现在GDP成为最普遍采用的国民收入总量

□GDP比GNP更便于统计:国外净收入数据往往不足

□联合国一般只发表各国的GDP

□GDP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的衡量指标

□美国:1991年11月之前,用GNP;之后改用GDP

(本课程以下都用GDP)

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一国一年内每人平均占有的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某年)/人口数量(某年)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

可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

发达国家:人均GDP大多在两万美元以上(甚至超过3万美元)

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大多在1千美元以下

如:中国2001年人均GDP为890每元;2008年上升为2770每元(处于中等偏下收入)。

第二节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引言

□国民收入五个总量

□最主要的是GDP

□国民收入核算,主要是GDP的核算

一、GDP的计算方法

1.支出法(又称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

(1)含义

通过核算一个国家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算GDP

(2)理论依据

◇最终产品——为社会各个方面所使用——社会各方面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价值

◇一国一年内最终产品用于:

·消费(其市场价值=个人支出)--------—— 个人消费支出(C)

·投资(其市场价值=厂商支出)-------—— 厂商投资支出(I) -进口(M)

·政府购买(其市场价值=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买支出(G)

·国外购买(其市场价值=国外支出)-------—国外支出(出口X)

GDP 全社会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全社会购买支出(总需求)

GDP = C+I+G+(X-M)

其中:(X-M)为净出口

◇所以称为支出法:从最终产品使用者角度统计其支出得出的。

(3)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含义

消费(C):指居民个人消费

·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

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劳务支出

·注意:不包括购买、建造住宅的支出(其算投资)

特点:与固定资产一样,长期使用,慢慢消耗

投资(I):指厂商增加或更换资本设备的支出。

·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新厂房

新设备

新商业用房

新住宅

存货投资: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等

·固定资产投资又可分为:

重置投资:重新购置已经损耗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净投资:新增加资本设备的投资

政府购买支出(G):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支出

转移支付

公债利息

·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它不是对最终产品的支出

净出口(X-M):进出口的差额

·出口(X):国外对本国最终产品的购买支出

是国外收入对本国最终产品的购买

·进口(M):本国对国外产品的购买支出

这部分本国收入不是用于对本国最终产品的购买

·净出口:可以为零(进出口相互抵消,外贸收支平衡);

可以为正(外贸顺差);

可以为负(外贸逆差)。

□ 举例:

1——42006年中国的支出法GDP及其构成

构成

单位:亿元

占GDP百分比

居民消费支出

厂商投资支出

政府购买支出

净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

80 120.5

94 103.2

30 292.7

16 654.1

221 170.5

36.2

42.6

13.7

7.5

10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2.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成本法)

(1)含义

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2)理论依据

◇最终产品为各要素所创造

◇最终分解为各要素所得(收入)

L——工资

K——利息

N——地租

E——利润

◇将各要素所得加总即可得GDP

◇所以称为:

·收入法:是从要素所有者获得要素收入角度统计得出的

·要素支付法:厂商支付给要素所有者报酬的加总

·成本法:要素所得=成本

(3)要素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修正

◇要素收入=国民收入(NI)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等

(4)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工资、利息、租金、公司税前利润

·工资:劳动者的税前酬金、津贴和福利费等

·利息:指人们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到的收入

政府公债利息、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

·租金: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

·专利、版权等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公司未分配利润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非公司企业:小企业

特点:自有资金,自我雇佣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的特点: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混在一起

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和企业间接税不是要素创造的收入

·它们构成企业的成本。

资本折旧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3.部门法(又称生产法)

(1)含义

从统计各个部门的新增价值的角度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2)核算的依据

◇最终产品(GDP)是由不同部门生产出来

◇各个部门的新价值总计即为GDP

◇所以称为:

·部门法:各部门增加值的加总

·生产法:从生产GDP的角度计算得出

三种方法可以同时使用:相互验证,提高计算准确性

支出法是最基本的方法:美、日等国重视第一种方法

二、国民经济核算以GDP为核心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合理性

(1)GDP代表了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

(2)GDP可以用来衡量一国总体经济运行的状况

(3)GDP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实力

(4)GDP便于国际间和地区间的比较

2.局限性

(1)GDP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2)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环境代价

(3)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耗费

(4)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5)GDP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6)有些经济活动未计入GDP

◇非市场经济活动

◇地下经济活动

◇非法的经济活动

正因为GDP指标有这些局限性,所以,人们试图对GDP核算体系进行修正,如“绿色GDP”概念的引入和探讨。

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引言

□国民收入由不同部门创造出来

□有哪些部门?部门间有何种关系?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关系

1.什么是两部门经济

由厂商和居民户所组成的经济,是一种最简单的经济。

2.两部门之间的关系

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不考虑实物产品的流动,上述循环即为:

4.漏出与注入

□如果居民户把收入分为:消费——购买商品

储蓄——存入银行(漏出

□如果厂商:在居民户购买外

从银行获得贷款去投资(注入

□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则为:



如果S=I,循环不断进行下去

5.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由哪些方面构成呢?

□从总量需求(使用、支出法)角度看:

国民收入=居民户支出+厂商支出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投资

即:Y=C+I

□从总供给(生产、收入法)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要素创造的Y的总和

=各要素收入的总和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消费+储蓄

即:Y=C+S

6.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

□据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支出法计算的Y=收入法计算的Y

即: 总需求=总供给

AD≡AS

□在两部门经济中:C+I≡C+S

I≡S (投资——储蓄恒等式)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构成与储蓄-投资恒等关系

1.什么是三部门经济

由居民户、厂商和政府所组成的经济

2.政府参与经济生活的途径

(1)通过税收(直接税、间接税)取得一部分Y

◇税收并不完全归政府使用:其中一部分用于转移支付

◇政府支配的部分为净税收:T=T0-TrT:净税收

T0:全部税收

Tr:转移支付

(2)通过政府支出使用上述Y

◇政府购买支出(包括公共工程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失业救济、贫困补贴

3.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循环条件:不仅:S = I

而且:政府收入(税收)=政府支出

4.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总需求(支出法)角度看:

国民收入=居民支出+厂商支出+政府支出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

即:Y=C + I + G

□总供给(收入法)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要素创造的Y +政府创造Y

=各要素收入+政府收入

=工资+利息+利润+地租+税收

=消费+储蓄+税收

即Y=C + S + T

5.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

据前:总需求≡总供给

即: C+I+G≡C+S+T

I+G≡S+T

I=S+(T-G) (投资——储蓄恒等式)

其中:(T-G):政府储蓄

可以为零(财政收支平衡)

可以为正(财政盈余)

可以为负(财政赤字)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1.什么是四部门经济

由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国外四种经济部门所组成的经济(开放经济)

2.国外部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3.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4.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总需求角度:

国民收入=居民支出+厂商支出+政府支出+国外支出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即:Y=C+I+G+(X-M)

(X-M):净出口

□总供给角度:

国民收入=各要素收入+政府收入+国外收入

=消费+储蓄+税收+本国对国外的转移支付

即:Y=C+S+T+Kr

Kr:本国对国外的转移支付(如救济性捐助)

5.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

□总需求=总供给

C+I+G+(X-M)=C+S+T+Kr

I+G+(X-M)=S+T+Kr

□可以进一步转化为:

I=S+(T-G)+(M+Kr-X) (投资——储蓄恒等式)

(M+Kr-X):代表国外对本国的储蓄

其中:M:国外得自本国进口的收入

Kr:国外得自本国的转移性支付

X:国外因购买本国商品的支出

本章思考题

1. GDP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什么是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有哪几个?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例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

二、问答题: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答:

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三、简析题: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第二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学习目标: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与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本章和下一章是要说明,在假设总供给为既定的条件下,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本章是一种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即不考虑总供给和货币市场对总需求的影响。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仅以产品市场为对象,国民收入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决定?理解凯恩斯用来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宏观经济模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包括:

(1)在总供给为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2)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

(3)乘数的含义与计算

(4)乘数原理

难点:乘数概念

关键词: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有效需求

知识串讲:

引 言

1.凯恩斯主义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均衡的国民收入和潜在的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或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时的国民收入(或产出)。

潜在的国民收入(或产出)是指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国民收入(或产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的是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大小及其变动。

3.三个假定前提:

(1)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即资源和技术都不发生大的变化),分析的是短期;

(2)整个社会的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需求决定产出(或供给,或收入);

(3)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不变,所有厂商都以不变价格提供产品。

第一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的总需求

既然均衡的国民收入(或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一致的国民收入(或产出),则分析均衡产出如何决定,就得分析总需求各个组成部分(消费、投资等)是如何决定的。

一、消费

(一)消费函数

1.影响消费的基本因素

影响消费的因素:

◇收入水平

◇商品价格

◇收入分配状况

◇人口总量和结构

……

凯恩斯认为,决定消费大小最重要的因素是居民户的收入水平

2.消费函数

(1)含义:表示消费与收入间依存关系的函数

(2)公式:C=f(Y)

(3)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与收入正相关

3.消费倾向

(1)平均消费倾向(APC:average polarity consumption):

◇含义: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或平均每一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例。

◇公式:APC=C/Y,它一般可以大于1、等于1或小于1。

◇举例:见表2——1所示。

(2)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 polarity consumption):

◇含义: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公式:MPC=△C/△Y,它一般大于0而小于1。

◇举例:见下表。MPC=4/5

表2——1:家户消费表




Y C APC MPC

0 100 ∞

100 180 1.8

200 260 1.3

300 340 1.13

400 420 1.05 4/5

500 500 1

600 580 0.97

700 660 0.94

800 740 0.925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在上例中,MPC是不变的,等于4/5,MPC即C的斜率,C为直线

◇凯恩斯认为,MPC会递减可由经验材料证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MPC递减被称为一条规律: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重是递减的。

(二)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

消费在短期和长期具有不同特点

1.短期消费函数

(1)特征:

自发消费:由人生存需要决定的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

自发:由人的自然本能决定

必然发生

是一个常量

如前例中,当收入为0时,必须有的自发消费是100

引致消费: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




变量




由Y和MPC决定

(2)表达式:

C=C+MPC·Y

或 C=α+βy

即:用α代表自发消费,用β代表MPC

2.长期消费函数

(1)特征:

◇长期内无自发消费

◇长期内,收入大于消费 APC<1

MPC<1

◇长期内:消费倾向基本是一个常数

库兹涅茨:

美国:1869—1938 APC:0.84——0.89

MPC:与APC基本相同。

(2)表达式:

C=MPC·Y

或:C=βY

说明: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消费函数为短期函数。

∵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前提是短期。

(三)家庭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消费函数

2.社会消费函数与家庭消费函数的关系

(1)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

(2)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从家庭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还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低

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高

◇政府税收政策:实行累进所得税,将富者的部分收入转给贫者,社会消费曲线会上移。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大——C小

小——C大

(3)社会消费曲线的形状与家庭消费曲线基本相似

二、储蓄

1.为什么研究储蓄?

∵Y=C+S 储蓄: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S= Y-C S与Y之间有密切关系

这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研究消费

2.储蓄函数

(1)含义:S与Y间的依存关系

(2)公式:S=f(Y)

由于:S=Y-C

C=α+βY

所以:S=Y-C=Y-(α+βY)

S=-α+(1-β)Y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储蓄与收入正相关

3.储蓄倾向

(1)平均储蓄倾向(APS:average polarity save):

含义:指平均每一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

公式:APS=S/Y,它可以小于零,等于零或大于零。

(2) 边际储蓄倾向(MPS:marginal polarity save):

含义:指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

公式:MPS=△S/△Y,它只能小于1或大于零。

举例:见表2-2所示

表2——2:家户储蓄表




Y C S APS MPS

0 100 -100 -∞

100 180 -80 -0.8

200 260 -60 -0.3

300 340 -40 -0.13

400 420 -20 -0.05 4/5

500 500 0 0

600 580 20 0.03

700 660 40 0.057

800 740 60 0.075

4.储蓄倾向的变化趋势

在上例中,MPS是不变的常数,等于4/5,MPS为S的斜率,S为直线。如图2——5所示。

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必然递增。

图示:

5.线性储蓄函数的表示

为了简化分析,一般把储蓄函数假设为线性的

□几何表示:

□代数表示:S =-α+(1-β)Y

其中:边际消费倾向β为常数,边际储蓄倾向(1-β)也为常数。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

□公式:

因为:C =α+βY

S =-α+(1+β)Y

所以:C + S =α+βY-α+Y-βY=Y

□图2-5所示:

当收入为Y0时,消费支出等于收入

在A点左方,消费大于收入,存在负储蓄

在A点右方,消费小于收入,有正储蓄

2.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恒等于1

∵Y=C+S

∴C/Y+S/Y=1

∵△Y=△C+△S

∴(△C/△Y)+(△S/△Y)=1

即:MPC + MPS = 1

1–MPC = MPS

1-β=MPS

3.根据以上性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可随之确立。

第二节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一、分析前提

1.分析对象是两部门经济

Y=C+S

Y=C+I

2.均衡国民收入形成的条件

Y=AD

或Y=C+I

3.AD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力量

分析国民收入决定时是从AD入手的

均衡条件:Y= C+I

4.假定投资为一个常量: I

因为曾假定利率水平不变。这样,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因素就被简化为C

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⒈首先要看总需求的情况

AD=C+I

设:C=α+βY

I既定

这样: AD=α+βY + I

⒉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Y=AD

Y=α+βY + I

Y=          

□ 满足这一需求的国民收入即均衡Y。

在这一公式总,α、I都是固定的量,所以均衡国民收入的大小,主要就取决于β即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可由图2——6说明:




AD


◇均衡点为E,均衡国民收入为OY0

◇E点之右,过剩

◇E点之左,短缺 不均衡

三、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⒈ 变动的原因: AD的变动 AD Y=AD

□AD=α+βY+I AD1

α:长期会由人口增加而增加 AD0

I:经常在变,变动很大 E1 AD2

β:基本常数 E0

Y:长期在变 E2

□AD的变动如图2——7所示:

O Y2 Y0 Y1 Y

2——7: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MPC不变——C线(AD线)斜率不变——曲线位置平衡移动

⒉AD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AD变动——均衡点E移动

AD↑—— Y↑

AD↓—— Y↓

二者同方向变动

⒊节约的悖论

□内容:

AD↑(C↑)——Y↑——花钱(C多)——经济增长

AD↓(C↓)——Y↓——节约(S多)——不利于经济增长




节约的悖论:传统观念:节约是好事

经济增长:节约是坏事

□节约悖论存在前提:资源未得到利用

AD↑——生产↑——Y↑

第三节 乘数原理

一、解决的问题

□由上节得知:

AD↑——Y↑

AD↓——Y↓ 二者同方向变动

□ 现在要问:一定量AD↑——多少Y↑

一定量AD↓——多少Y↓

二、乘数的含义

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Y)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总需求的变动量(△AD)之间的比率。

         




AD的构成: C+I+G+NX

(注:NX是(X-M)即净出口的简写)

AD变动量: △C+△I……

凯恩斯特别强调:△I

这样           (投资乘数)最重要

三、 乘数的表示公式(以投资乘数为例)

         

         

投资乘数的推导:

∵Y = C+I,

∴ΔY=ΔC+ΔI,ΔI=ΔY-ΔC,

由此,可以推出:

k=ΔY/ΔI=ΔY/(ΔY-ΔC)

=1/(1-MPC)

         

         

∵ MPC+MPS=1

∴:MPS=1-MPC

(4)乘数公式说明:

投资乘数是大于1的,其大小程度主要受边际消费倾向影响,即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四、 乘数原因分析

1.理论说明:

◇ 国民经济由许多部门组成

◇ 各部门相互依存、互为市场

◇ 当某一部门△I,会转化为其他部门△Y

◇ 由于部门之间的关联性,收入会连动增加

◇ 全社会△Y会成为最初△I或△AD的倍数

2.举例说明:

设社会的MPC=4/5,则若有任意一个部门增加投资10,则整个社会的收入会增加50,即:∵           =           =5,          

∴△Y=k·⊿I=5×10=50

或:

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 → E部门……

△I △Y1△Y2 △Y3△Y4

10 10 8 6.4 5.12

∑△Y=10+5/4×10+(5/4)2×10+(5/4)3×10……+(5/4)n×10

=10〔1+5/4+(5/4)2+(5/4)3……(5/4)n

=10〔1/(1-5/4)〕

=50

五、 理解乘数应注意的问题

1.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

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即:当总需求△AD增加时,国民收入△Y会成倍增加

当总需求△AD减少时,国民收入△Y会成倍减少

2.乘数并非越大越好

◇越大,经济越容易波动

◇越小,越有利于经济稳定

3.乘数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4.上述乘数是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即:△AD=△C+△I

事实上:△AD还包括△G、△NX等

所以,乘数还有政府支出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等。

第四节 有效需求不足原理

一、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

1.传统经济学的认识

(1)充分就业均衡

市场制度——资源由供求调节——充分就业

(2)理论依据:萨伊定律

供给决定需求

市场需求不会成为束缚因素

2.凯恩斯的观点

(1)市场经济的常态: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存在失业)

这主要是一种事实判断

(2)理论依据:有效需求不足原理

什么是有效需求?为什么有效需求不足?

先看有效需求不足的图示,如图2——8:

◇观点:决定就业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需求

即:不是供给决定需求,而是需求决定供给

有效需求的含义:决定现实供给量大小的需求被称为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往往小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需求

即: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消费需求——消费倾向递减——C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投资需求 I需求不足

利息率——有最低界限

·结论:

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开工不足——失业——小于充分就业均衡供给较小

补充:

凯恩斯认为,有时也存在有效需求过度的情况(虽然这不是常态)。见图2——9所示:


二、政府的作用

传统经济学对政府作用的认识

◇竞争性市场的有效性

◇政府的作用: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即:市场秩序管理。

凯恩斯对政府作用的认识

◇市场有缺陷,有效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政府作用:当均衡的国民收入小于潜在的国民收入的时候,政府必须出面干预经济,进行需求管理,促进有效需求增加,减少失业。

如图2——10中,政府采取刺激经济的措施,把需求线从AD1拉升到AD2


本章思考题:

1.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又是如何变动的?

2.什么是乘数?乘数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

3.简述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例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二、简析题: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答:

MPC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的;APC总是大于零,但不一定小于1,因为在收入为零时,自然消费总是存在的。

第三章 IS——LM模型


学习目标:本章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纳入分析对象,来说明利率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间的相关性。通过本章教学,旨在使学生一方面掌握IS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同时均衡)等重要分析工具,另一方面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决定国民收入的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

1.货币市场的均衡

2.IS曲线的含义

3.LM曲线的含义

4.IS——LM模型及其意义

本章的难点:

流动性陷阱

关键词: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

知识串讲

引言:本章所要说明的问题

1.与第二章的相同

AD 对 Y的影响

2.与第二章的不同

◇第二章:AD(C,I)——I为既定,C是变量

◇本 章:I是变化的,I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利息率r

本章把两个市场结合起来:

产品市场:I变化——AD变化

r变化 Y的变动情况

货币市场:货币L变化——AD变化

↓简化

r水平——————Y之间的关系

3.分析工具

(1)IS曲线:

通过产品市场:r——→Y

(2)LM曲线:

通过货币市场:r——→Y

(3)IS—LM模型:

通过产品市场: r——→Y

货币市场:

第一节 IS曲线

一、说明的问题

1.货币市场既定,即货币M与L既定

2.通过产品市场,来说明:r——Y关系

即:r——产品市场AD(I)变化——Y

3.前提

□两部门经济

□其均衡条件:AS = AD

或:I=S

二、相关知识

r与Y之间的关系直接建立不起来,必须借助一些中间变量才能建立起来。

1.投资函数

□决定投资的相关因素:

r (利息率)

R(预期利润率)

□若其他条件(R)不变: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I=e-b·r (b>0)

其中:e:自主投资,独立于利息率之外的外生变量(重置投资)

b:投资对利息率的反应程度



2.储蓄函数

S=-α+(1-β)Y

-a:独立于Y之外的储蓄,为维持生存需要的负储蓄

(1-β):边际储蓄倾向,即MPS

若其他条件(如MPS)不变,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3.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的均衡

AD=AS

C+I=C+S

I=S

三、IS曲线的含义

IS曲线是用来描述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如图3——2所示。

根据其分析前提I=S这一重要特征而命名。



对IS曲线的说明:

(1)用途:表示Y与r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相关变量:Y——r)

通过IS曲线建立起Y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

(2)前提:I=S(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

在IS曲线上,任意一点均有I=S,AD=AS存在(动态均衡)

(3)内容:Y与r负相关,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因为:其他条件既定

r↑——I↓——AD(C+I)↓——Y↓

r↓——I↑——AD(C+I)↑——Y↑

四、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当产品市场均衡时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条件是:C+I=C+S,即I=S

又知 Y=C+I, C=a+βY, I=e-br

∴ Y= a+βY+ e-br

a+e-br

即Y=————

1-β

此式说明:在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

或者说,要保持产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必然存在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这种关系也可以简单表示为:r↓↑I↑↑S ↑↑Y,即r与Y反方向变动。

五、IS曲线的移动

r

1.移动的含义 IS。IS1

□向右移动:同等r水平,Y↑ IS2

向左移动:同等r水平,Y↓

□这时,Y变动不是由r引起 r。 E2 E。 E1

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

由r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

Y的变动就表现为IS曲线的移位

如图3——4所示

O Y

3-3IS曲线的移动

2.移动的原因:

(1)I水平的变动:

在r既定的条件下:

◇投资需求增加__I↑__AD↑__Y↑__IS曲线右移

◇相反——————I↓__AD↓__Y↓__IS曲线左移

或是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

投资需求变动 或是出现了技术革新

或是企业家对经济前景预期乐观等

(2)S的变化:

在r既定的条件下:

◇S↑——如MPS↑——同量S只需较少收入——Y↓——IS曲线左移

◇S↓——如MPS↓——同量S需要更多收入——Y↑——IS曲线右移

或是人们变得更节俭了

储蓄变动 或是人们预期的未来收入下降了等

第二节 LM曲线

一、说明的问题

仍然是:r————————Y之间的关系

但 中间变量发生改变

不是商品市场AD变化,而是货币市场货币需求L的变化

r----L2=L2(r)----M=L1+L2----L1=L1(Y): (r----Y)

二、相关知识

(一)货币的定义

1.什么是货币?

货币是一种金融资产,但金融资产不都是货币。

只有具备如下三个职能的金融资产才是货币:

□必须是交换媒介;

□必须是财富的储藏手段;

□必须是记账单位(价值尺度)

2.货币的形式

M0=现金

M1=现金+支票账户存款

支票账户存款是指:

◇活期存款

◇通过开支票直接进行商品交换

◇与现金起完全相同的作用

M2=M1+小额定期存款+短期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小额定期存款:零星存入的定期存款 变现能力强

◇短期定期储蓄:一年以下的所有定期存款

◇货币市场互助金:商业银行间的准备金贷款

说明

1.通常所说的货币:M1,各国对M1的定义大致相同;

2.M2的内涵,不同国家,不尽相同;

3.我们所说的货币,仅指M1也就是基础货币。

(二)货币市场

金融资产可以交易形成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1.货币市场的含义

短期信贷市场,包括短期信贷活动和短期债券交易

2.特征

□一年期以下的信贷活动

□其交易规模相当巨大

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货币市场每天交易平均额在300亿美元以上

□货币市场的利息率是基础利息率

影响资本市场利息率

影响利息率水平

3.地位

□是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运行的中介环节。

□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途径。

(三)资本市场

1.资本市场的含义

指一年期以上的长期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

2.资本市场的形成

从需求方面看:

□有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建厂房 ——投资大 ——长期借贷

机器设备 回收期长 或发行股票

□有些居民户——购买房地产——长期借贷

高档耐用品

从供给方面看:有些企业和居民户有暂时闲置不用的长期存款(一年期以上)。

3.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关系

□金融市场的两个部分

□二者间存在着资金竞争关系

□两个市场上的利息率存在着相互影响

短期 决定→ 长期

长期 拉动→ 短期

注意

习惯上经常将整个金融市场称作货币市场。

三、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一)引言

1.要说明的问题

利息率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决定均衡r形成的因素——M,L

2.说明的方法

□货币供给(M):

◇由中央银行决定,外生变量,既定

◇不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是一条垂线

□货币需求(L):

◇由经济因素决定,内生变量

◇决定r的主要因素——重点考察

(二)货币的需求

1.谁在需求货币?

金融机构以外的全社会。

2.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

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如下一些动机:

(1)交易动机(交易货币需求)

□含义

人们为了满足交易(买卖)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市场经济中交易是经常性的

◇货币是交易媒介

◇需要持有货币

□交易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交易量决定于国民收入水平Y

◇假设货币的流通速度既定

◇∴交易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函数

□特征

◇比较稳定的数量

◇利息率弹性非常小

(2)谨慎动机(谨慎或预防货币需求)

□含义:

人们为了预防意外开支而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决定因素:

◇个人:

·收入

·对意外开支的估计

◇社会:收入水平

◇谨慎货币需求也是收入水平的函数

□特征

◇比较稳定

◇难以预期的交易额,凭经验可以做出判断

小结

前述两种需求: r L1

□都与商品交易有关:一个是可预期的交易

一个是难以预期的交易

□都是收入(产量)的函数:增函数

□都是比较稳定的量

□合称为交易需求:L1

L1=L1(Y) 无弹性

□图3——4所示: 0 L

3-4:交易货币需求

(3)投机动机(投机货币需求)

□含义:

人们为了投机获利而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经济生活中充满多种获利的机会,如:股票、债券价格的变化

◇这种机会是动态变化的

◇及时抓住这种机会可以获利

□投机动机的产生:

◇获利机会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受未来利息率变化的影响

◇在金融市场上,未来利息率的变动具有不确定性

债券市场价格是变动的

          当r变化时,债券价格就是变动的

债券的炒卖,可以获利

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需要的量用L2表示

◇举例:100美元,固定利息5%的公债券:

在r:5% PB=5/5%=100(美元)

r:6% PB=5/6%=83.33(美元)

r:4% PB=5/4%=125(美元)

这样,预期r走低——投机货币需求↑

预期r走高——投机货币需求↓

◇∴投机货币需求是由未来利息率预期的不确定性决定的

□预期利息率与投机货币需求的关系:

◇分析

当r走高时——投机机会减少——投机货币需求减少

当r走低时——投机机会增多——投机货币需求增加

即:r与投机货币需求反向关联

L2=L2(r)

◇图3-5所示:

r

由于货币流动偏好的存在

r的下降有下限(最低界限), ro L2

ro:货币需求具有无限弹性

O L



3-5:投机货币需求

(三)货币的总需求

⒈货币总需求的形成r

□货币总需求 L1

是前三种货币需求的总和

即:L=L1+L2

□图3-6所示:

⒉货币总需求函数L

L1=L1(Y) L2

L2=L2(r)

L=L1+L2 O L0L

L=L1(Y)+L2(r) 3-6:货币总需求

(四)货币市场的均衡

均衡条件

M=L 或M=L1(Y)+L2(r)

四、LM曲线的含义

含义:LM曲线是描述在L=M即货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达到一致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线。如图3-7所示:




对LM曲线的几点说明:

1.用途:也是表示Y与r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2.前提:M=L(即货币市场均衡,不考虑货币L、M变化对Y影响)

LM曲线上各点均表示 M=L

r低、Y小——L1↓+L2↑=M(数量既定)

r高、Y大——L1↑+L2↓=M(数量既定)

3.内容: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

Y————r正向关联

∵r↑——L2↓——M既定L1↑——Y↑

r↓——L2↑——M既定L1↓——Y↓

五、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因为:当货币市场均衡时,即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总量一致时,有以下关系:

M=L=L1+L2=L1(Y)+ L2(r)

在这个等式中

M既定——L1↑,L2↓——Y↑,r↑

M既定——L1↓,L2↑——Y↓,r↓

这样,国民收入与利息率成同方向变动。

六、LM曲线的移动

1.移动的含义

□向右移动:同等r,Y↑

□向左移动:同等r,Y↓

2.移动的原因

(1)M变化

在r不变的条件下:

◇M↑:L2不变(∵r不变)

L1↑——Y↑——LM曲线右移

◇M↓:L2不变(∵r不变)

L1↓——Y↓——LM曲线左移

如图3-8所示:

r

LM2

LM0

LM1

r0

0 Y2 Y0 Y1 Y

3-8LM曲线的移动

(2)交易货币需求发生变动:

L1↑——Y↑----LM曲线右移

L1↓——Y↓——LM曲线左移

L1变动,也许是因为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也许是物价水平发生变化。

货币流通速度(V)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经济扩张时期,V会加快;

在经济衰退时期,V会减慢。

◇V↑——L1↑——Y↑----曲线右移

◇相反……………………左移

P水平变动

M,L2,货币流速:既定

◇P↑——名义国民收入↑——L1短缺

P1:Y=10000亿

P2:Y=12000亿

交换额变大

一部分国民收入不能实现交换——AD↓——Y↓——左移

◇P↓…………………………………AD↑----Y↑——右移

(3)投机货币需求变动:

2↑——L1↓——Y↓——LM曲线左移

2↓——L1↑——Y↑----LM曲线右移

在r不变时,L2的变动,也许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也许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等等。

第三节 IS—LM模型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息率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IS曲线表明:Y与r多种组合——都有I=S商品市场均衡存在

□LM曲线表明:Y与r多种组合 ——都有L=M货币市场均衡存在

□能否找到Y与的r这样一种组合

在这个组合上——— I=S 同时存在

L=M 即两个市场同时均衡

这一组合可以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上求得,其数值可以通过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得到。这一联立方程是:

I(r)=S(y)

M=L1(y)+L2(r)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图示如3-9:

□当把IS曲线与LM曲线结合在一个图上,则有两个市场的共同均衡

如图: r

IS LM

r。 E

O Y。 Y

3-9IS——LM模型

在Y0与r0的组合点上:

I=S=L=M

Y。:全面均衡的Y

r0:全面均衡的r

□图3-9ISLM模型,它表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Y水平和r水平的决定。

二、IS-LM模型的意义

IS——LM模型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有力工具。即当均衡的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时,政府就可以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二者相结合,从而在增大国民收入的同时,防止利息率的提高,进而防止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政府对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调节图示如3-10:




第四节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本节说明的问题

□本节是对前面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以及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的总结

□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以及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是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所作的标准解释

□因此,本节也就是对凯恩斯整个理论体系(即《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所做的一个归纳

二、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APC

消费倾向 MPC

消费(C) k=          

收入(Y) 交易动机

Y—AD 货币需求(L=L1+L2) 谨慎动机

利率(r) 投机动机

投资(I) 货币供给(M=M1+M2

预期收益(R)

资本边际效率

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三、凯恩斯基本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型

1.基本数学模型

□储蓄函数 S=S(Y)

□投资函数 I=I(r)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S=I 或S(Y)=I(r)

□货币需求函数 L=L1+L2=L1(Y)+L2(r)

□货币供给 M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L

2.由前三个公式,可求得IS曲线

□设 S=-α+(1-β)Y

I=e-dr

□当产品市场均衡时,即S=I,有IS曲线

-α+(1-β)Y=e-dr

Y=          

3.根据后三个公式,可得LM曲线

□设M既定 L= L1+L2

□当货币市场均衡时,即M=L,得LM曲线

M=L1(Y)+L2(r)

4.求解IS与IM的联立方程,即可求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Y=          

M=L1(Y)+L2(r)

四、凯恩斯基本理论的意义

1.可用来说明经济萧条的根源。

2.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有力工具。

本章思考题

1.简述IS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

2.简述LM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3.简述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例题解析:

一、问答题: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这是因为利息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而总需求又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因此,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二、简析题:什么是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

答:指LM曲线上呈水平状态的区域。在此区域内,货币的需求曲线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利率下降的最低点“灵活偏好陷阱”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风险很大,因为债券价格已这样高,从而只会跌,不会涨,因此买债券很可能亏损,人们有货币在手的话,就不肯去买债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成为无限大,从而使LM曲线呈水平状态,由于这种分析是凯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LM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

第四章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学习目标:与前两章相比,本章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作为新因素引入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应掌握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和不同供给假设条件下的政策效应等知识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2)长期总供给曲线

(3)短期总供给曲线

(4)AD——AS模型及政策意义

关键词:总需求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

知识串讲:

引言

一、说明的问题

1.仍然是国民收入的决定

2.与前两个模型的区别

(1)前面两个模型都是在假定一般价格水平(P)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

本章是在价格水平可变的前提下,讨论国民收入(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即 Y—————P

(2)本章不仅把AD,而且把AS也作为决定Y大小的因素

AD—AS模型就是要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模型。该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解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基础。该模型如图4—1所示。




文本框: P0(均衡的物价水平)                     文本框: P0(均衡的物价水平)

4——1 AD——AS模型

图4——1是均衡价格模型在宏观经济领域中的运用。正如我们用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分析个别市场一样,我们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分析整个经济的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貌似个别市场均衡的模型,实际上与个别市场的情况是根本不同的。当我们在分析整个经济时,那种从一个市场向另一个市场的微观经济替代是不可能的。AD—AS模型所要解释的量——实际GDP——包括了所有经济市场上生产的量。

二、分析工具

1.总需求函数(曲线)

2.总供给函数(曲线)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的含义与构成

1.含义

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是最终产品市场上AD

总需求=总支出=均衡条件下的总产出

2.构成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政府需求

国外需求

二、总需求函数

1.总需求函数的含义

总需求—————其决定因素间的函数关系

这里 仅考虑一般价格水平P

产量(收入或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

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上,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国民收入

Y = f(P

2.总需求函数的内容:

□负相关

□原因:

(1)价格水平变动具有利率效应

·P↑——r↑——I、C↓——AD↓——Y↓

P↓——r↓——I、C↑——AD↑——Y↑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的利率的同方向变动,称为价格变动的利率效应。

(2)价格水平变动具有汇率效应

·P↑——r↑——汇率↑——NX↓——AD↓——Y↓

P↓——r↓——汇率↓——NX↑——AD↑——Y↑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的汇率的同方向变动,称为价格变动的汇率效应。

(3)价格水平变动的实际余额效应

·P↓——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增加——人们感到更富有了——C↑——AD↑——Y↑

·P↑——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人们感到更贫穷了——C↓——AD↓——Y↓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人们实际收入的变动,称谓价格变动的实际余额效应。

(4)价格水平变动的税收效应

·P↑——名义Y↑——Yd↓——C↓——AD↓——Y↓

纳税档次提高

·P↓——名义Y↓——Yd↑——C↑——AD↑——Y↑

纳税档次降低

三、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用来表示国民收入(总需求)和价格水平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

它是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如图4-2所示。

2.总需求曲线的形状

依据总需求函数

P

P1 B

P0 A

AD

0 Y1 Y0 Y

4-2:总需求曲线

3.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1)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导出总需求曲线。如图4-3所示:




AD 450线

A AD0(P0)




B AD1(P1)

(a)

0 Y

Y1 Y0

P













P1 B

P0 A

AD (b)




0 Y1 Y0 Y

图4-3

说明

◇P0(较低)——实际余额效应——AD0较高——Y0(较高)

——在(b)图有P0与Y0的对应点A

◇P1(较高)——实际余额效应——AD1较低——Y1(较小)

——在(b)图有P1与Y1的对应点B点

◇连接A、B点,有总需求曲线。


(2)从IS-LM模型导出总需求曲线。如图4-4所示:


r LM(P1)

LM(P2) (a)

r1 E1

r2 E2

IS

0 Y

Y1 Y2

P

P1 D1 (b)




P2 D2

0 AD Y

Y1 Y2

图4-4

说明

◇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

即在价格水平不变,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条件下——

IS曲线与LM曲线共同形成均衡的Y水平

◇在价格变化的情况下,价格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可由IS—LM模型中推导得出

·当P1——M/P实际货币供给较小(M一定、P较高时)——货币市场均衡水平较低

——有LM(P1)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E1——有Y1r1

——在上图中有P1与Y1的对应点D1

·当P2——M/P实际货币供给变大(M一定、P较低时)——货币市场均衡水平较高

——有LM(P2)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E2——有Y2r2

——在上图中有P2与Y2的对应点D2

·依此类推,有许多个对应点,连接这些点,便有总需求曲线AD

(注:实际货币供给量=名义货币供给量/价格水平=M/P

注意:价格水平的变化,对IS曲线没有影响

因为:决定IS曲线的变量被假定为实际量

而不是随价格变化而变动的名义量

四、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含义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量。

当物价水平之外的许多其他因素影响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变动时,总需求曲线就会左右移动。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况,如图4-5所示。




2.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其他因素

(1)人们变得更节俭了——S↑——C↓——AD↓——总需求曲线左移

(2)技术有了创新——企业的投资↑——AD↑——总需求曲线右移

(3)政府财政支出↓——AD↓——总需求曲线左移

(4)货币当局扩大货币供给M↑——AD↑——总需求曲线右移

可见,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有时产生于私人行为,而有时产生于公共政策。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与总量生产函数

1.总供给的含义

(1)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

是最终产品市场上的AS

(2)总产量是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N、K、T等用于生产时获得的产量

(3)AS主要是一个物量概念

2.总量(宏观)生产函数

(1)总量生产函数的含义

总产量与经济社会投入生产的基本资源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此即总量生产函数。它表示总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依存关系。

Y=f(N,K,T)

(2)长期总量生产函数与短期总量生产函数

◇长期,所有要素可变

Y=f(N,K,T)

◇短期(一般指一年)

·技术不变,这样

Y=f(N,K)

·资本存量基本不变

因为:

——资本的规模与数量被认为是由以前各年的投资决定的

——资本存量通常较大,当年新增投资对资本存量影响较小

所以,K被作为外生变量处理, K

Y=f(N,K)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的基本含义:

总产量是经济中就业量的函数,随总就业量变化而变化

◇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总量生产函数是指短期总量生产函数

(3)总量生产函数(短期)的两条重要性质

◇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Y

Y =f(N、K)

Y0

0 N0N

图4-6

二、潜在产量

1.潜在产量的含义

指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

解释:

(1)前提:短期。资本、技术不变

(2)内容:现有资源(就业量)充分利用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潜在就业量—→潜在产量(潜在国民收入)

(3)潜在就业量的含义:

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

不是指人人有工作——现在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人都参加工作时的就业量

2.潜在产量的表达式

Y=f(N、K)

N:潜在就业量

Y:潜在产量

3.问题

□经济社会中的总产量水平是由总就业水平决定的

□那么,总就业水平又由什么决定呢?

三、劳动市场

引言

□就业水平——劳动的需求——劳动市场

劳动的供给

□劳动市场性质的争论:是竞争性的?还是垄断性的?

□假定: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

1.劳动需求

(1)劳动需求主体:企业

(2)企业对劳动需求的决定原则

实际工资=劳动的边际产量

W/P=MP

(3)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间的关系

减函数

Nd=Nd(W/P)

如图4-7所示

W/P

(W/P)0

(W/P)1

Nd=Nd(W/P)

0 No N1 N

图4-7

2.劳动供给

(1)劳动供给主体:劳动者

(2)劳动供给原则:实际工资(W/P)=劳动的负效用

(3)劳动供给与W/P之间的关系

增函数

Ns= Ns(W/P)

如图4-8所示

W/P

Ns= Ns(W/P)

(W/P)1

(W/P)0

0 N0 N1 N

4-8

3.劳动市场的均衡

(1)实际就业量是由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的均衡点决定。如图4-9所示:

W/P

Ns= Ns(W/P)

(W/P)0 E

Nd= Nd(W/P)

0 N0 N

图4-9

(2)若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

实际工资就是可调整的

若:W/P过高 Ns>NdW/P下降

若:W/P过低 Nd>Ns W/P上升

均衡点就会形成

均衡条件:Ns(W/P)=Nd(W/P)

四、总供给曲线

1.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决定总供给的因素

◇资源的可用量,即总就业量

◇资源的使用效率,即技术水平

◇一般价格水平

(2)总供给函数

◇这里仅讨论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关系(由分析前提限定)

◇总供给函数指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的依存关系。

Ys = f(P)

(3)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达即总供给曲线,它表明在任何一个既定物价水平时企业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它主要反映物价水平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那么,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说,物价水平到底怎样影响总供给量(总产量)呢?

物价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是:一般物价水平通过影响实际工资,进而影响劳动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就业量而最终影响总产量(总供给量)。

◇一般价格水平P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

◇总供给曲线形状在短期和长期不同

2.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

(1)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形状如图4-10所示

P LAS

0 yf Y

图4-10

(2)原因

长期:P与实际工资(W/P)具有足够的伸缩性

经济中就业水平就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总产量:潜在产量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线

(3)又称

古典总供给曲线,它是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必然结论。

(4)意义

表明:

◇经济中的产出水平——主要由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决定

◇而独立于价格水平——即产出水平不是价格水平的函数

3.短期总供给曲线

一般形式(常规总供给曲线)

含义:一般形式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说明在短期里物价水平下降会引起总供给量减少。形状如4-11所示

P

SAS




P0

P1

0 Y1 Y0Y

图4-11

原因

短期:货币工资(W)具有“粘性”,不能随着价格水平(P)的变动而同幅度变动

经济中就业水平就会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状态

总产量:小于潜在产量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⑵特殊形式(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含义:特殊形式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明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可以增加。如4-12所示

P AS

P0 E

0 Y

图4-12

特殊之处:一般形式中向左下方倾斜的线段作为水平线,即把水平线作为向左下方倾斜线段的近似值。

适应对象

◇严重萧条时期的经济社会,是凯恩斯根据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情况提出来的,所以又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原因:在经济萧条时期,在很低的工资水平上,有许多愿意接受低工资的人在寻找工作。所以,在工资水平和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社会能增加产量。

第三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一、实际国民收入大小的决定因素

与AS有关

也与AD有关

由AS与AD的共同影响决定

二、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

1.由AS与AD的均衡点决定

P

如图4-13所示: AS

AS 已定

AD 已定 AD

E: 形成 P1

E

均衡国民收入y*和均衡价格水平P* P* E

形成

2.影响AS、AD的因素不变 0 y1 y* y2 y

国民收入不变 图4-13

三、总供求均衡的变动

(一)总供求均衡的变动含义

均衡点的移动

只要除了价格水平以外的其他影响AS、AD的因素发生变化,均衡点会移动

(二)变动的原因

1.AD的变动

(1)AD变动的含义

AD曲线的位置的移动

如图4-14所示:AD1、AD2、AD3

P

AD3 AS

AD2

P3 AD1 E3

P2 E2




P1 E1




0 y1 FE(y3) y

图4-14

(2)AD变动的原因:

◇P以外的其他影响AD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如前所述):

·人们的节俭程度

当人们变得更节俭了——S↑——C↓——AD↓——总需求曲线左移

当人们变得更奢侈了——S↓——C↑——AD↑——总需求曲线右移

·技术的创新程度

当技术创新充足——企业的投资↑——AD↑——总需求曲线右移

当技术创新不足——企业的投资↓——AD↓——总需求曲线左移

·政府财政支出水平

当政府财政支出↓——AD↓——总需求曲线左移

当政府财政支出↑——AD↑——总需求曲线右移

·货币当局的货币供给状况

当货币当局扩大货币供给M↑——AD↑——总需求曲线右移

当货币当局缩小货币供给M↓——AD↓——总需求曲线左移

可见,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有时产生于私人行为,而有时产生于公共政策。

(3)AD移动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当AS曲线为短期的条件下:正相关

AD↑——总需求曲线右移——Y↑

AD↓——总需求曲线左移——Y↓

当AS曲线为长期的条件下:

AD↑——总需求曲线右移——Y不变

AD↓——总需求曲线左移——Y不变

(4)AD变动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不同影响:

◇失业与通货膨胀均与AD有关

◇在小于充分就业需求下(短期)

AD↑——失业↓——通货膨胀↑或不变

AD↓——失业↑——通货膨胀↓或不变

◇在充分就业需求下(长期)

AD↑——通货膨胀↑

AD↓——通货膨胀↓

◇可见,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治理,可以通过AD调节实现

2.AS的变动

(1)AS变动的含义

价格以外的因素导致总供给变化时,就引起AS曲线的移动。

如图4——17所示:AS0→AS2或AS1

注意: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不会移动(价格不变)

在K、T不变的短期内:

古典总供给曲线也不会移动

能够移动的只有常规总供给曲线

所以,下面讨论的是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2)变动的原因:

P以外的其他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如:

·当生产率↑——AS↑——总供给曲线右移

当生产率↓——AS↓——总供给曲线左移

·当生产成本↓——企业生产↑——AS↑——总供给曲线右移

当生产成本↑——企业生产↓——AS↓——总供给曲线左移

生产成本的升降,也许是由于最低工资的升降,也许是由于进口石油等价格的涨跌。




(3)AS变动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AS↑——Y↑

AS↓——Y↓

(4)AS变动对失业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AS↑——失业↓——通货膨胀↓

AS↓——失业↑——通货膨胀↑

◇可见,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治理,可以通过AS的变动实现。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引言

1.说明的问题

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萧条、繁荣、滞胀?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对此做出一些解释

2.分析工具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

3.分析前提

把总供给曲线分为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1.对萧条和繁荣状态的说明

如图4-16所示:

图中,短期总供给水平既定,用SAS曲线表示

□当经济中需求水平很低时,如AD1 P AD2 SAS

AD1

AD1与SAS相交于E1 P2 E2

P1 E1

国民收入水平、价格水平低




经济萧条 0 y1 y2 y

□当经济中需求水平很高时,如AD2 4-16

AD2与SAS相交于E2

国民收入水平、价格水平高

经济繁荣

2.对滞胀状态的说明

P AS2

如图4-17:在总需求既定条件下: AD AS1

□当经济中出现供给冲击时

(如进口石油价格上升或工资上升) P2 E2

□短期供给曲线左移 P1 E1

□价格上升,国民收入水平减少

□滞胀0 y2 y1 y

4-17

二、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如图4-18所示:

□长期内,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与潜在产量线完全重合)

技术不变,总供给水平不变

□均衡水平的变动只能由总需求水平的变动引起

□当总需求水平为AD时,均衡点为E

此时有P和yf

□当总需求水平为AD′时,均衡点为E′

此时有P′和yf

□在长期,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通货膨胀,而不会改变国民收入水平

P

ASL




P′ E′ AD′

P E AD

0 yf y

4-18

综合以上各种情况,可得图4-19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政策含义

AD——AS模型是一种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十分有用的政策工具,尤其是用来对付通货膨胀十分有效。其意义:

一是解释经济波动:在短期,经济的萧条和繁荣是难以避免的,即经济会出现波动。

二是说明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必要的,其主要目标是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

如图4-20所示。

图4-20表明:

□当经济运行处于E0点的均衡水平时,既有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又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处于滞涨状况。这时,先压缩总需求,使AD0移动到AD1,形成新的均衡点E1,有效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再促进有效供给,使AS0移动到AS1,形成又一个新的均衡点E2,甚至可以继续促进有效供给,这样就会既增加就业,又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结

1.Y=AD模型

AD(C+I+G+NX)————Y的决定

其中:C————————Y的决定

只涉及产品市场 AD分析

2.IS-LM模型

r变动——I变动——AD变动——Y的决定

——L2变动——L1变动——Y的决定

涉及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3.AD-AS模型

P变动——AD、AS变动——Y的决定 分析范围扩展到AS领域

AS变动——Y= f(N,K)——与劳动市场有关

扩展出一个劳动市场

核心问题国民收入大小的决定

本章思考题

1.总需求曲线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什么是总供给曲线?它有哪三种不同的情况?

3.利用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说明工资的决定。

4.运用AD——AS模型说明政府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治理。


例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二、简析题:什么是凯恩斯的AS一AD模型

答:是由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和一条由水平段和垂直段构成的总供给曲线(即反L型总供给曲线)所构成的模型。此模型的含义是:在总供给曲线的水平段,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提高,只是引起产量增加。而在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阶段,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只能引起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不能引起实际产量的增加。

第二篇国民收入的变动

第五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学习目标:本章是运用国民收入理论来分析宏观经济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是失业理论。第二、三节是通货膨胀理论。第四节是分析有关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各种理论。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失业、通货膨胀及其它们之间交替变化的相关知识。

本章重点和难点

(1)充分就业的含义

(2)自然失业的含义与分类

(3)紧缩性缺口与膨胀性缺口的含义

(4)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

(5)通货膨胀的含义

(6)对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解释

(7)对供给推动通货膨胀的解释

(8)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

(9)不同学派对菲利浦斯曲线的不同解释及政策含义

关键词:充分就业;奥肯定律;CPI;菲利浦斯曲线

知识串讲:

引言

失业与通货膨胀:市场经济下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果把一个经济体比做一个生命体,那么,失业、通货膨胀是其常见“病”

第一节失业理论

一、失业的含义与分类

(一)失业的含义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处于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状态。

对此概念的几点说明:

1.失业是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而言的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统计学上规定为一定年龄的人

美国:16——65岁

我国:16——60岁 8.457亿(1997年)

2.失业是对愿意工作的人而言的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愿工作不算失业。如“大学生”上学选择

3.失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愿意工作而又无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状态

所以:失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没有工作

(二)失业的衡量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1.失业人数

◇失业人口指:

·第一次寻找工作的新劳动力

·重新寻找工作的劳动力

·从一个岗位上被解雇等待重新雇佣的人

4周内未找到工作,到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失业人口

2.劳动力总数

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3.衡量办法

◇失业率高低————失业严重程度

如:美国: 1965年 5.2%

1990年 5.6%

2000年 4.0%

◇我国的失业率: 国家统计局: 国内学者 联合国劳工组织

城镇: 1990年 2.5% 7—9%(98)

1995年 2.9% 9.36%(97) 18.8%(95)

(三)失业的分类

1.自然失业: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难以避免的原因有(自然失业的类型):

(1)磨擦性失业: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引起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而引起的失业。

(3)技术性失业: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

(4)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或经营的季节性特点所引起的失业

(5)古典失业(也叫自愿失业):一部分工人不愿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引起的失业。

◇这是古典经济学家对失业原因的说明。

2.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的失业、非自愿失业)

由于经济中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它一般存在于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称周期性失业。

◇这是凯恩斯对失业原因的说明。

3.隐蔽性失业

一部分劳动者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生产率等于零的就业状态。

(四)充分就业的含义

1.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指没有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自然失业——难以避免

周期性失业——非自然失业——消除——充分就业

2.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是可以并存的

一个社会总有自然失业存在,仅有自然失业时的失业率就叫做自然失业率。如:

美国 自然失业率

1950—1960年 3.5%—4.5% 充分就业

二、周期性失业的原因

(一)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对失业的看法

1.观点

凯恩斯以前的古典、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制度下,不存在周期性失业。

2.原因解释

◇市场经济制度好比一架精致的机器

◇存在自动调节机制(市场机制)

◇自动实现经济平衡,不可能发生需求不足的周期性失业

具体有如下三个理论来支持——

萨伊定律

利息率自动调节理论

工资决定理论

(二)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原因的分析

1.观点

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理论,承认了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2.原因解释: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紧缩的缺口”

凯恩斯对周期性失业现象存在原因说明的基本思路是:

就业量大小→国民收入高低 → 有效需求→三条基本心理规律

失业← 达不到充分就 ←不足← 客观存在

业Y水平

(1) (2) (3)

也就是说,就业量大小——由AD决定的均衡Y高低决定。当均衡Y达不到充分就业Y(或潜在Y)时,就会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紧缩的缺口”,就会存在周期性失业。如图5——1所示:

在图5——1中,

均衡Y<充分就业Y AD

ADf OYfAD=AS

AD0OY0 ADf

AD0<ADf——存在紧缩的缺口 F 紧缩的缺口

OY0<OYf——存在周期性失业 AD0

F0 K

∴OY0<OYf——紧缩的缺口

——周期性失业

O Y0 Yf Y

5——1

补充:“膨胀的缺口”和“无缺口”情况:

(1)“膨胀的缺口”情况

如图5——2所示:

在图5——2中,

AD

AD=AS

均衡Y>充分就业Y E AD0

AD0>ADf——存在——OY0>OYf 通胀的缺口

“通胀缺口” ADf

——无周期性失业 E1 K

∴OY0>OYf——通货膨胀

——无周期性失业




O Yf Y0 Y

5——2

(2)“无缺口”情况

如图5——3所示:

在图5——3中,

AD

均衡Y=充分就业Y

AD0=ADf——OY0=OYf —— 无失业 AD=AS

无通胀 AD0

无紧缩缺口 ADf

无通胀缺口 E(E1)

O Y0(Yf) Y

5——3

概括:均衡Y与充分就业Y的实际关系

实际中:“无缺口”情况 :特例

“膨胀的缺口”情况 :不普遍

“紧缩的缺口”情况 :普遍、正常情况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均衡Y<充分就业Y——实际就业人数<充分就业水平——周期性失业

那么,为什么有效需求不足?

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1)有效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有效需求是决定现实供给量大小的总需求,也就是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有效需求的决定因素

凯恩斯认为:

国民收入大小(Y):既定

消费需求——

有效需求(AD)(C) MPC 三大基本

(两部门经济)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心理规律

投资需求——货币需求(L)

(I)利息率

货币供给(M):由中央银行决定

(2)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MPC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含义

·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即增加一笔投资形成的资本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率。

预期利润率=预期利润/I

·资本边际效率与资本利润率的关系:

相同:都是利润率

不同:——资本边际效率加入心理因素:对未来利润的心理估计

——加入了时间因素:未来

变动趋势:递减

·原因:

I↑——资本品D↑——资本品P↑——成本↑——预期利润↓

I↑——产品S↑ —— 产品P↓ —— 收益↓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有普遍性,是规律

以预期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活动(心理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对投资的影响:投资需求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资本家对未来缺乏信心——投资不足

流动偏好(灵活偏好)

投资:不仅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利润率)

而且取决于利息率——与货币L有关——流动偏好(灵活偏好)

含义:人们在手中保持一定数量货币(现金)的愿望

流动偏好对利息率的影响:利息率有下限

手持现金——有流动偏好之好处

二者互为机会成本

储 蓄——有获得利息之好处

(投资)

如图5——4中,

r

由于流动偏好的存在 r有下限:

r较高(r1) r>流偏 货币L较小 L1 L2 L3

r较低(r2) r与流偏 货币L增加 L

差距缩小

r1 E1

r很低 r不能补偿 货币L趋于 r2 E

流动偏好 无穷大 流动性

陷阱

r2以下:称为流动性陷阱 O L

凯恩斯陷阱

货币L曲线有无限弹性部分 5——4

总结

MPC递减—————————————C需求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预期利润率↓ 有效需求不足

流动偏好存在————r有下限 I需求不足

——均衡Y<充分就业Y——失业

三、失业的经济损失:奥肯定律

(一)奥肯定律说明的问题

1.失业总是一种坏事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坏事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坏事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坏事,实际y↓

2.失业最大的经济损失是实际Y的减少

即:失业率与实际Y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向依存关系

3.美国经济学家奥肯20世纪60年代对此进行了研究——奥肯定律

(二)奥肯定律的含义

1.奥肯根据美国的经验统计数据发现

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将低于潜在国民收入增长率的3个百分点。

如:自然失业率4% 国民收入增长率8%

实际失业率5% 5%

2.奥肯定律是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一条经验统计规律。它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三)奥肯系数

奥肯系数=失业率的变动率/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动率(取绝对值)

若:失业率降低1%/国民收入增长率增长3%=0.33

(四)奥肯定律的政策含义

降低失业率——加速经济增长

四、失业的治理

□根据凯恩斯对失业原因的分析:

失业——实际Y<充分就业Y——有效需求不足

治理(周期性)失业:应从扩大AD水平入手

需要借助宏观经济政策来实现

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衡量

(一)含义

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现象。

(二)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物价指数

1.物价指数的含义

反映不同时期商品价格水平变动比率的一种相对指标

2.物价指数计算的一般公式:

∑Pt·Qt ∑报告期价格×报告期产量

物价指数Ip= ----------×100% = ----------------------------×100%

∑P0·Qt ∑基期价格×报告期产量

3.物价指数的种类:

根据包括的商品品种的不同,物价指数分为:

(1)消费物价指数(CPI,也叫零售物价指数、生活费用指数):

◇不同时期消费品零售价格水平变动的比率

◇计算:[本期消费品P水平/基期消费品P水平]×100%

◇美国:选取382种消费品和劳务,编制该指标。

(2)批发物价指数(PPI,也叫生产者价格指数)

◇不同时期大宗商品批发价格水平变动比率。

◇计算:

[本期大宗商品批发价格水平/基期大宗商品批发价格水平]×100%

美国:选取2400种商品(消、资)编制该指标。

(3)GDP折算数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之间的比率。

(名义GNP/实际GNP)×100%=[∑PtQt/∑PoQt]×100%

◇美国:1975年GDP折算数为:

1529亿(75年P)÷12020亿(72年P)×100%=127.2%

三种指标间关系

①由于选取商品的范围不同,各指标数值不同。

②消费物价指数与居民生活水平关系最密切,一般用其来衡量通胀。

4.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100%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1.据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的高低,通货膨胀分为:

(1)爬行的或温和的通货膨胀

◇特点:

·通货膨胀率低,在10%之内;

·比较稳定。

(2)加速的或奔腾的通货膨胀

◇特点:

·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为两位数

·通货膨胀有加速发展趋势。

(3)超速的或恶性的通货膨胀

◇特点:

·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在三位数以上)

·完全失去了控制,可以导致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崩溃

(4)受抑制的或隐蔽的通货膨胀

◇特点:

·物价没有上涨

·商品普遍短缺

通货膨胀的实质:货币购买力>商品供应能力

可以表现为 P↑

也可以表现为 产品短缺

◇原因:政府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与产品配给制

2.按照对不同商品价格的影响大小划分:

(1)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均按照相同的比率上升

(2)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按照不同的比率上升

3.根据人们对通货膨胀变动趋势的预料程度划分:

(1)可预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比较稳定的通货膨胀

(2)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不稳定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可预期程度不同,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1.含义

由货币购买力表示的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供应量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前提:资源充分就业,AS无法增加

内容:AD>ASf

原因:AD过旺,AD=市场货币购买力

AD为什么过旺呢?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有着不同的解释——

2.凯恩斯的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

P AD3 AS

◇图5——5所示: E2前,资源有闲置 AD1 AD2

AS线:以E2为折点。 P1 E3

E2后,资源充分利用

P0 E1 E2

E2点前:AD↑——AS↑—— P——无通胀

E2点后:AD↑—— AS——P↑——通胀

O Y1 Yf Y

◇基本含义: 5——5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于AD>ADf造成;

第二、AD过度增长的原因:非货币因素

是实际因素:I需求过度

C需求过度

第三、通货膨胀与(周期性)失业不能并存

3.货币主义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D的过度增长

即把通货膨胀率看作是AD过度增长的函数,

◇AD过度增长的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根据货币数量方程

MV=PY

其中:MV=AD

PY:名义国民收入

V:既定

·当货币发行的增长率>产量的增长率

P就会过快上升

◇货币发行量(M)成为决定通货膨胀率的根本因素

M↑——AD↑——(Y/Yf)↑——P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

1.产生背景

◇需求拉上论1950年代流行

◇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出现滞胀(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需求拉上论出现漏洞

◇成本推进论出现

2.内容

由生产商品和劳务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前提:AD既定

◇原因:成本上升

◇结果:价格上升,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

◇图5——6所示:

P ASf

AD




AS3

AS2

AS1

0 Yf Y

5——6

3.类型

(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L市场:工会垄断——工人要求过高W——W能升不能降(“刚性”)




W↑———成本↑———P↑




W↑———成本↑———P↑




W————P螺旋式上升




通货膨胀

(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产品市场:大厂商垄断———操纵P———垄断利润

大厂商:垄断者

W↑——厂商为了原利润水平,或为了获取更多利润——P↑




通货膨胀

(3)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开放经济中:一国对其他国家经济依存度较大

其他国家存在通货膨胀,进口成本↑

国内产品P↑,通货膨胀

·例如:1970年代初

石油P↑——西方国家通货膨胀

(三)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由总需求和供给成本的同时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

通货膨胀:既不是单纯的AD拉上

也不是单纯的成本推进

而是AD拉上和成本推进的共同结果。

主要理由如下:

1.短期内,单纯的需求拉上通货膨胀可能存在

长期内,单纯的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不可能存在

通货膨胀过程可能如下:

AD过度———P↑———W↑———P↑……

混合作用的结果

AD拉上 成本推进

2.没有需求扩张,单纯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不能维持下去

供:W↑——成本↑——P↑

(1000—1500) 部分产品——生产萎缩——成本↓——P↓

求:AD不变——购买力(1000) 过剩 W↓ 通胀停止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经济结构之间的差异和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1.经济结构:国民经济中不同部门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关系

2.经济结构的差异与变动

(1)差异: 生产率不同 W水平不同

不同部门 利润率不同

市场大小不同

(2)变动: 新兴部门发展快——比重↑

不同部门比重变化

传统部门衰落——比重↓

3.经济结构差异、变动与通货膨胀

产品 W↑

新兴部门 —P↑—R↑——

结构差异、变动 S<D 利润↑

产品 由于 W P↑—通胀

传统部门 工会 向上—成本↑—P↑

S>D 存在 看齐

(五)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持续)

不是对通货膨胀产生原因的说明

而是对通货膨胀持续原因的说明

1.预期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产生后,会由于人们的预期而使通货膨胀持续甚至加剧

◇预期:对未来的估计,判断。

预期的依据:过去的经验。

◇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

预期——对未来的判断——今天行为的依据

◇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的持续:

·依据现在通货膨胀经验——预期未来通货膨胀情况——下一年工资谈判的基础

今年:P′8% 下一年:P′10% 货币W↑(10%)

——下一年通货膨胀会由于W↑而持续上升

2.惯性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由于其本身的惯性而持续

◇前提:通货膨胀已经存在

◇惯性:过去的通货膨胀会产生出今天的通货膨胀。

◇惯性的原因:

通货膨胀存在的条件下:

工人工资的决定 如:某些工人W↑10%

会相互参照: 某些企业P↑10%

企业P的决定 其他工人、企业也会效仿

谁也不会首先把 降下来

通货膨胀持续存在

◇惯性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的区别:

预期:现在对未来的影响(货币主义提出)

惯性: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凯恩斯主义提出)

※对通货膨胀原因的评价

①各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通货膨胀的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

②通货膨胀原因是复杂的、多因素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③通货膨胀更基本、更深层次的原因:制度、体制方面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1.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2.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3.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4.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如养老金领取者)。

5.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尤其是对长期存款者不利。

(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会导致产出的增加

◇实际产出(短期增加,长期不增加)

◇名义产出(短期、长期都增加)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导致失业和产出减少

成本提高——产出减少——失业增加

3.超级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崩溃

(三)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的前提

是可预期的通货膨胀还是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1.可预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的膨胀

◇通货膨胀率稳定,可以预期,对经济影响很小

◇∵名义变量(W、r)可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实际变量不变

2.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不稳定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上述影响。


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凯恩斯的观点

□失业(周期性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失业——资源闲置——AD↑ ——P不上升——无通货膨胀

闲置资源投入生产

AS↑

充分就业——AD↑ ——P↑——通货膨胀

由于资源约束

AS不能增加

□二者是有此无彼的关系

这一观点适用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的情况

二、菲利浦斯曲线

二战后(特别是1970年代以后)——出现了二者并存——用“菲利浦斯曲线”来说明二者并存及相互关系

1.含义

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

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浦斯提出

2.图型如图5——7所示

P

PP

O u

5-7菲利浦斯曲线

3.说明的问题

□承认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并存的,否定了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的观点。

□在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前提下,二者有相互替代关系。

□为宏观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货膨胀↑

扩张性政策 即: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

失 业↓ 的失业率;

通货膨胀↓

紧缩性政策 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

失 业↑ 的通货膨胀率。

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进入20世纪70年代,失业、通货膨胀不存在交替关系,而是同时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关系又有新解释:

(一)货币主义的观点

货币主义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在短期是存在的

1.短期:如图5——8所示 P1

通货膨胀率↑—工人名义工资 — 工人实际 PP

调整滞后 工资↓

——利润↑——I↑——失业↓

这时,治理失业的宏观政策是有效的 O u1

2.长期:如图5——9所示 5——8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将不存在

◇通货膨胀率↑——工人名义W↑——利润不增长——投资不增加——失业不减少

实际W不下降

◇可实现充分——失业率为 ——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

就业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不变

这样,在长期,治理失业的宏观政策将是无效的

P1

PP


O u1 u1

5——9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交替关系:

理性预期——合乎理性的预期——预期值=以后发生的实际值




这样,即使在短期,也不会有失业与通货膨胀间的交替




∵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化?

人们能做出——名义工资根据通货——实际W——利润 ——失业

准确预期 膨胀率变动而调整 不下降 不增加 不减少

∴无论短期还是长期,菲利浦斯曲线都是一条垂直线

治理失业的宏观政策都是无效的

四、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认识演变与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1.凯恩斯、菲利浦斯:强调宏观政策的有效性:

◇凯恩斯: 宏观政策——可以治理失业

◇菲利浦斯: 宏观政策——可以减轻失业

2.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否定宏观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主义: 承认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否定的不彻底

◇理性预期学派:长期、短期都无效,否定的彻底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时还有失业吗?为什么?

2.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的大小如何衡量?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将通货膨胀分为哪几类?

4.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如何交替变化的?

例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市场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

二、简答题:什么是结构型通货膨胀?

答:在经济活动中,即使不存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的情况,仅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也能导致一般物价持续和显著上涨,这就是结构型通货膨胀。

三、辨析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分为哪几种?

答: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几种:(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引起价格水平上升。(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这是指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这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第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

学习目标:

本章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其重点是从总供给的角度分析增长的特征与原因。本章第一节介绍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与增长理论概况。第二、三、四节介绍三种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第五节是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第六节是新增长模型。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及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了解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罗默模型、卢卡斯模型和AK模型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经济增长的含义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4)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5)AK模型

难点:新增长模型

关键词:经济增长;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AK模型

知识串讲: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

1.简单的定义

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实际GDP↑

2.经典的定义

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了如下一个定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增长的标志: 生产能力上升 即GDP↑

(2)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技术进步。

(3)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社会制度、思想意识的调整

即:

技术进步

社会制度 调整 → 生产力↑ → 经济增长

思想意识

二、经济增长的特征

1.库兹涅茨总结了经济增长的如下特征

(1)人均产量的高增长率及人口的高增长率

(2)生产率本身的增长是迅速的

(3)经济结构的快速改变

(4)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的变化

(5)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

(6)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2.归类

在以上6个特征中:

(1)和(2):是增长的数量指标

◇人均产量的增加

◇人口增长率的提高 →

◇生产率的提高

(3)和(4):是增长引起的社会的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社会结构的变化:人口结构——文化结构——收入结构

◇思想观念的变化

(5)和(6):是增长在世界的扩散

◇一国带动他国增长

◇各国增长不平衡:即“南北问题”

三、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1.讨论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意义

(1)可以明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2)可以明确经济增长的源泉

(3)目的:实现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

2.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的分类

□决定增长的因素很多: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等

□经济增长因素认识的演化:如:制度的引入。

□在讨论经济增长时,一般把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

⑴要素的投入量

□含义:各要素投入多少(仅指劳动、资本)

□作用:它决定生产规模大小

□测算:比较容易

⑵要素的生产率

□含义:要素投入的产出率

表示:产量/要素投入量

□分类:

·个别要素生产率:Y/L,Y/K

·全要素生产率: Y/(L+K)

□作用:决定单位要素的使用效率

即:既定要素可否生产更多产品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最早这两个概念是通用的。

□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两概念间出现了差别:

⒈经济增长是一个“速度”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水平”概念

(1)增长——反映一个国家财富增加速度——测度值:百分率,即增长率

◇总产量增长率

         

◇人均产量增长率

         

(2)发展——反映一国生活水准的高度——测度值:较复杂

⒉经济增长的含义较为单纯,而经济发展的内容则较为宽泛

增长:生产能力↑ 实际收入↑

发展:除GDP↑外,还包括:制度安排优化

经济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变化

经济增长主要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而经济发展则主要是以中发展国家为研究对象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经济发展必然包含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又会推动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五、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方法

1.经济增长讨论的是经济社会潜在生产能力的长期变动趋势。如图6——1所示:

y

产出的增长趋势




0 t

6——1: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2.经济增长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决定了长期中产量的增长率

即上图中增长趋势线的斜率

3.宏观经济学中,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

(1)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将经济增长与其关键决定因素间的联系模型化,揭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2)经济增长因素理论:将经济增长中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率定量化,寻求经济增长的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六、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增长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古典学者:斯密、李嘉图, 最早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由经济增长转为资源配置

其中:熊彼特认为,增长与企业家的创新紧密联系,对经济增长理论发展有贡献

2.二战后:增长问题成为独立研究领域

□理论:它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是凯恩斯理论的长期化与动态化

□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出现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威胁

3.增长理论的发展阶段

□1950年代: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探讨经济稳定长期增长的途径

□1960年代: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即从数量上分析各种因素在增长中的贡献

□1970年代:“增长的极限”

□1980年代后:内生增长理论

第二节哈罗德—多马模型

引言

⒈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用数学公式表示的经济增长理论

⒉经济增长模型要解决的问题

□探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途径,即如何才能实现长期的、稳定的增长。

⒊主要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

□新剑桥增长模型

□新经济增长模型,也叫内生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产生背景

1.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的局限

(1)凯恩斯理论的前提:

短期

即:人口数量L,资本数量K,技术条件T:不变

(2)讨论的问题: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总量均衡

◇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均衡Y<充分就业Y

结果:失业

◇解决的问题:充分就业均衡

◇解决办法:政府干预

通过AD↑,实现AS=AD S=I

(3)特点:短期分析、静态分析

短期均衡的条件:AS=AD 或 S=I

短期均衡即静态均衡:

实现短期均衡是主要手段:AD↑

(4)局限性:

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时,经济如何变动?凯恩斯理论无法回答




这就需要把凯恩斯理论动态化、长期化

2.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提出

(1)哈罗德:

◇曾是凯恩斯领导的青年经济学者小组成员,与卡恩、琼·罗宾逊等人一起参加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酝酿、研究、和创建过程

◇《通论》出版不久,他就提出要将S=I分析长期化、动态化

1939年,发表《论动态经济分析》

1948年,出版《动态经济学导轮》

(2)多马:

波兰人,后到美国,他在20世纪40—50年代做了与哈罗德类似的研究,并得出了几乎一样的结论。所以被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

(3)由于哈罗德模型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一般以哈罗德模型为代表

二、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设

1.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是消费品

也可以是资本品

2.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即Y=f(L,K)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配合比例是既定的

3.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增长: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决定

4.规模收益不变:即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比率是固定不变的

5.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6.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三、哈罗德模型的表示公式

1.构成要素

G:经济增长率:即国民收入增长率。          

s:储蓄率:即储蓄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v:资本—产量比率:即每增加生产一单位产量(或收入)所需要的资本量。          

2.公式

         

3.公式的形成

(1)这一公式是由凯恩斯S = I的公式为基础转化来的

          ∴ S=s·Y

          I=v·△Y

据:S=I

有:s·Y=v·△Y

         

         

         

可见:           即 S=I

(2)这一公式与凯恩斯S = I公式的区别

S=I:水平分析法:即用S水平与I水平来说明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

          :增长率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S=I动态化的结果

即:s→ △S→ △K→           (v) → △Y→          

多马模型

表示公式:G = s·δ

其中:δ:资本生产率,即每一单位资本所能带来的产量(或收入)

                             

与哈罗德模型的关系:

                             

∴G=s·δ=                              

四、哈罗德模型的含义

1.不考虑其分析前提,这一公式表明

(1)一国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由sv共同决定的

如:s=20% v=4(增长一单位Y,需4单位I)

则:G=0.2/4=0.05=5%

(2)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s)呈同方向变动

即在v不变的条件下,s越高,G越高

如:上例,S=40% G=10%

(3)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与资本—产量比率(V)呈反方向变动

即在s为既定的前提下,v越高,G越低。

如:上例,s不变,v=8 G=2.5%

2.从其设定的前提出发,这一公式表明

(1)v为固定的量

◇资本与劳动配合比例不变——不存在劳动对资本的替代

增加一单位产量若需资本4

增加2单位产量需要资本8 v即为固定

增加……

◇规模收益不变——不存在规模扩大资本的节约

◇技术既定——不存在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节约

(2)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就取决于s

s↑—— △K(I)↑——           (v)不变 ——           (G)↑

3.哈罗德模型的核心含义

(1)哈罗德模型强调的是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的是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圆角矩形标注: 资本的来源源

          反映了1950年代人们对经济增长的

关键因素是资本的认识

(2)与凯恩斯模型的区别

◇凯恩斯模型:短期:Y水平——就业水平——总需求

◇哈罗德模型:长期:Y水平——K丰裕程度——K装备更多劳动——经济增长

五、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存在问题”

说明的问题

□经济能否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即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否存在?简称为“存在问题”。

□是凯恩斯模型的动态化。

1.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

哈罗德用下述三个概念来说明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与经济波动的原因:

(1)实际增长率(GA)

◇实际发生的增长率

◇它由实际储蓄率(s)和实际资本产量比率(v)决定

         

(2)有保证的增长率(GW)

◇又称合意的增长率,是指厂商感到满意并打算维持下去的G,是理想的增长率

◇它由合意的储蓄率(Sd)与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Vr)决定。

         

(3)自然增长率(Gn):

◇是人口增长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即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可能实现的增长率,也就等于人口增长率。

◇它由最适宜的储蓄率(S0)与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Vr)决定

         

S0:能够吸纳新增劳动力全部就业的S(资本积累率)

S0——△K——△K装备△L——△L全部就业

v不变时:△K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稳定增长

Gw与Gn的区别:Gw:主观上满意的G

Gn:客观上所允许的G

2.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1)短期分析

哈罗德认为,从短期来看,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必须使GA=GW

S>Sd

当GA>GW说明 这时 资本丰裕I↑ 经济扩张

v<Vr 短期

S<Sd 波动

当GA<GW 这时 资本稀缺I↓ 经济收缩

V>Vr

S=Sd

当GA=GW 说明 这时 资本使用量 经济均衡发展

V=Vr 处于均衡态

GAGW,经济短期均衡增长的条件

(2)长期分析

哈罗德认为,在长期,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使

Gw=Gn

即:          

Gw>Gn———S增长从而I增长超过———I↑——→长期扩张

人口增长所需要的程度

Gw<Gn———S增长从而I增长小于———I↓——→长期停滞

人口增长所需要程度

Gw=Gn———S增长从而I增长等———·劳均资本不变

于人口增长所需程度 ·人口增长推动经济增长

(△K增长率=人口增长率) ·经济即不扩张也不萎缩

·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

GwGnGA——————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条件

但这种三种增长率相等的可能性是极小的,被认为是一条“锋刃”上的道路。

六、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问题”

⒈说明的问题

□经济增长一旦偏离了均衡条件,其本身是否能够通过自动调节机制使其趋向于均衡途径?

□回答是否定的

⒉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

□据前: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GA=GW

                   

s = sd (∵s是前提,厂商无法决定),或s是厂商感到满意的sd

则有:GA·v=s

GW·vr=s

GA·v=GW·vr

GAGW(即偏离均衡)




v<Vr :           小——△Y既定——△K小——厂商有资本不足之感

增加资本存货:△K↑或I↑




产出水平↑,即GA↑

更加偏离均衡,不稳定

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产生背景

1.哈罗德模型的结论过分悲观

◇稳定增长之路是“锋刃”式的

◇经济增长必然是大起大落的

2.哈罗德模型的结论与二战后1950196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有出入

所以,美国经济学家R·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

二、基本假设

⒈只生产一种产品,既可做消费品,也可做资本品

⒉使用两种生产要素:L,K;资本与劳动的比例是可变的

⒊劳动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

⒋规模收益不变

⒌不存在技术进步

⒍储蓄函数为S=s·Y,s为常数

与哈罗德模型比:

○资本与劳动的比例是可变的

○考虑资本的折旧

三、生产函数

1.总量生产函数

         

性质:

◇规模报酬不变

◇技术既定条件下,每种要素的报酬服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人均生产函数

y = f(k)

         

规模收益不变

         

         

有 y = f(k)

          :每一劳动力(人口)平均占有的收入

3.人均生产函数曲线(如图6——2

y

y = f(k)




0 k

6——2: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图6——2说明:

◇y与k正相关;

◇k的边际收益递减。

4.资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上述人均生产函数,产出增长率唯一地决定于资本增长率

◇在长期,资本增长与产出增长之间是相互依赖的

资本存量 产出(收入)













资本存量的变化 储蓄(投资)

5.新古典增长模型所说明的问题

在上述体系的四种关系中:

◇资本存量大小对产出的影响,可由人均生产函数来说明

◇产出对储蓄的影响,可用储蓄函数来描述

◇资本存量变化对资本存量的影响,是简单的,无需说明

◇需着重说明的是,储蓄对资本存量变化的影响

新古典模型就是用来说明这种关系的理论

四、基本方程

1.方程

         

其中:

(1)           : 每一劳动力(人口)占有的资本设备

(2)           :每一劳动力(人口)平均占有的产量(收入)

(3)s:储蓄比例:储蓄率

(4)           : 劳均(或人均)收入中的储蓄份额

(5)n:人口增长率           :——为常数

(6)nk:新增人口(劳动力)占用的资本量。即          

(7)δ:折旧率

(8)δk:人均折旧资本。即          

(9)(n+δ)k: ——“资本广化”

(10)           :劳均(人均)资本增量——“资本深化”

2.这一方程实际上是个量意义上的S = I

人均储蓄=人均投资

3.这一方程也可写为:

         

即: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五、模型的含义

1.一个社会的全部收入减去消费便是储蓄S:

(1)可以是总量:s·Y

(2)也可以转化为个量:          

2.储蓄将转化为投资,并且S=I

3.储蓄的用途:

(1)nk:为新增人口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

(2)δk:替换折旧资本

(3)           用于给每个人增加更多的资本设备

4.在个量意义上:          

5.模型的含义也可以用图6——3说明: y=Y/N

f(k)

f(k):人均收入(产量)曲线为Y/N y2 B

sf(k):人均储蓄曲线 M (n+δ)k

f(k)-sf(k)=C/N人均消费 y1 C/N A

(n+δ)k:新增人口和折旧占用资本量曲线R s f(k)

δ:固定值 T

n:不变比率(曲线的斜率)

其几何意义是: O k1k k2k=K/N

6——3:新古典增长模型

在k1上——————有Y1

在Y1人均收入水平上:人均s为Rk1

Tk1:(n+δ)k

RT:          

六、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1.经济稳定增长的含义

(1)所谓稳定增长,指经济增长的一种长期均衡状态——简称稳态

在这种状态下:

◇人均资本k达到了均衡并长期维持在均衡水平

即:           =0 k

◇人均收入y也达到均衡状态(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 y

(2)经济增长稳态如图6——4所示

y (n+δ)k

yA f(x)

sf(x)

s yA A

0 kA k

6——4:经济增长的稳态

当人均资本为kA并维持长期不变




人均收入为yA也维持长期不变




经济增长就处于稳态

2.经济增长稳态的条件

根据上述定义,要实现稳态,则           0

这样,人均储蓄等于资本的广化

经济增长稳态的条件是

         

◇当          

存在           >0——人均资本使用量k↑——如上图中kA点之左的情况

——资本边际生产率↓——人均收入增长率↓

——           变小 ——k趋近于kA

◇当          

存在           <0——人均资本使用量k↓——如上图中kA点之右的情况

——资本边际生产率↑——人均收入增长率↑

——           趋近于0——k趋近于kA

◇当          

          =0——k——y

经济实现稳定增长,按不变的人口增长率n增长。

3.稳态条件下的长期经济增长

(1)稳态的基本含义:y(Y/N不变)

k(K/N不变)

(2)在稳态下,总产出Y和资本存量K还都在增长

◇劳动人口N在按固定的增长率n在增加

n不变——即n=ΔN/N不变——总劳动人口N在增长

◇人口增加,即使k不变,资本存量K在增加

因为:k=K/N K=k·N

k既定时——N增加——K也增加

◇人口增加,即使y不变,Y也在增长

因为:y=Y/N Y=y·N

y既定时——N增加——Y也增加

(3)稳态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人口增加

◇人口增加 —— 资本存量增加 —— 收入水平增加

N×n K×n Y×n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稳态意味着:

         

(4)表明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经济也可以实现长期的稳定增长。

◇单纯由于人口增长,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

七、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稳态的影响

引言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储蓄率:决定人均资本装备水平,是决定短期增长的主要因素

人口增长率:能够推动资本总量的增加,是决定长期增长的因素

当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改变时,经济增长的稳态就会改变

1.储蓄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稳态的影响

(1)如图6——5所示

y (n+δ)k

c’ s’f(k)

c sf(k)

0 k0 k’ k

6——5: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

(2)基本结论

储蓄率增加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稳态水平。

(3)注意的问题

◇储蓄率改变的是人均资本k和人均收入y水平,它是在短期起作用的因素。

◇在稳态点,经济增长率独立于储蓄率,由人口增长率决定。

2.人口增长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稳态的影响

(1)如图6——6所示:

y

(n′+δ)k (n+δ)k

c′ c sf(y)

k2 k1 k

6——6:人口增长率对稳态的影响

(2)基本结论

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将降低经济增长的稳态水平。

(3)借鉴意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差距

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

都与人口增长率有关

八、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引言

(1)黄金分割律说明的问题:

◇根据索洛模型:s→k→y

◇y既定时:s水平 ←c水平

∵ y = c+s

◇这里产生的问题:最佳c水平和最佳s水平的确定。

(2)假设

无资本折旧,即           =0,新增储蓄全部用作净投资

⒈问题的提出

(1)由新古典模型,可得如下方程

         

∵ Y=C+S

                             

                             

其含义为:

劳均收入(           )可分解为:

          :劳均消费部分

          :劳均资本部分

其中:           :劳均资本增量部分

          :新增劳动资本占用部分

(2)设资本—劳动比固定不变,           0,即处于某种稳态

则有:

          Y/N

          nk

图示6-7: f(k)

X’

M’ X

T’M

T

O k1 kk2 K/N

6——7: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

(3)在这种情况下

◇若一个经济选定一个较低的人均资本水平k1

          *小 ——           也较小(TT)

实际意义: 资本贫乏 如:

生产能力低下传统社会

贫穷社会

◇若一个经济选定一个较高的人均资本水平k2

          较大——           较高——           较小(X X

实际意义: 人均产出较高 如:

但大部分用做积累 旧体制时的中国

人均消费部分较少(贫穷社会)

(4)问题

◇若一个社会的经济目标是:人均消费(C/N)最大化,

◇应如何选择稳态时的人均资本量k(资本—劳动比K/N)?

⒉黄金分割律的内容

(1)对于上述问题,经济学家费尔普斯在1961年给出了如下答案

如果对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那么,每个人的消费就会达到最大。用公式可表示为:          

这就是黄金分割律的内容。

(2)证明:借助图6——7:

◇在上图中,人均消费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人均资本量的选择

↓可转化为

如何选择k,使得曲线           与直线           之间的垂直距离最大

在k时,两条线的距离最大

其条件: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 即          

                    曲线斜率

n:nk线斜率

或:          

◇若:k>k*,通过多消费(           ↑),使k↓ =〉k*

◇若:k<k*,通过(           ↓),使k↑ =〉k*

九、经济增长率的分解

索洛不仅探讨了经济增长的模型及稳定增长的条件问题,而且讨论了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

1.生产函数

假定存在如下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AKαNβ

A: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参数,技术进步水平

α:经济增长中资本的贡献比例

β:经济增长中劳动的贡献比例

2.生产率的分解方程

         

意义为:

(1)产出增长率是由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

(2)资本——劳动比率是可变的,从而资本——产量比率也是可变的。

(3)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价格的调节来进行的。正因为这一模型强调了价格对资本——劳动比率的调节作用,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相似,故称新古典模型。

3.索洛余值与技术进步的测度

          ——————索洛余值

因为:           :均可以从历史资料的分析中得到

α、β:亦可做出估计

技术进步增长率           :即可作为“余值”被计算出来。

4.举例

美国,1909——1949年

          : 2.9%

          :0.32%

          :1.09%

          : 1.49%

第四节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这一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J·罗宾逊和N·卡尔多等人提出

1.剑桥模型的基本假设

(1)社会成员分为利润收入者和工资收入者两个阶级。 P W

(2)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Sp>SW

(3)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各自的储蓄倾向是既定的。Sp,SW既定

2.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公式

         

式中:

G:经济增长率

s:储蓄率

v:资本—产量比率

P/Y:利润在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W/Y:工资在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P/Y + W/Y = 1

Sp: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

Sw: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

Sp>Sw

P/Y·Sp =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及其权重

W/Y·Sw =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及其权重

3.公式的基本含义

(1)资本—产量比率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

(2)Sp>Sw的前提下,储蓄率的大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

即:P/Y越大———S越高

W/Y越大———S越低

(3)要加速经济增长,就要以加剧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为前提。

4.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G↑ 主要取决于 s↑ 取决于 P与W之间的比例


















P与W之间的合适的比例 实现G均衡增长的条件




G↑

P比例过大 s↑ I↑

W↑ s↓ G↓ 波动

G↓

P比例过小 s↓ I↓

W↓ s↑ G↑

P与W比例合适——s稳定——G稳定——均衡增长

补充:三个模型间的关系:

1.共同点:

◇都把资本看作经济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

◇都把储蓄看作是资本的唯一来源。

2.区别:

◇前提不同

◇侧重点不同 哈罗德模型:S——G的意义

新古典模型:sf(k)与投资的关系

新剑桥模型 :分配

第五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引言

产生背景

◇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经济增长落后于西欧(英国除外)、日本和前苏联

◇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寻求原因

◇最早的研究者:美国国家统计局的米尔斯

□主要代表者

肯德里克、丹尼森等人

一、肯德里克的分析

1.肯德里克的研究成果

1961:《美国生产率发展趋势》

1973:《美国战后1948—1969年生产率变化的趋势》

1977:《理解生产率:生产率变动动态学导论》

2.肯德里克对生产率概念的重新界定

(1)个别要素生产率:

◇含义:是指产量与某一特定要素投入量之比

◇表示:          

◇意义:可以用来表示某一特定要素的节约程度

(2)全要素生产率

◇含义:是指产量与全部投入的生产要素之比(亦称生产率)

◇表示:           , (w为劳动实际小时工资率,i为资本实际小时报酬率)

◇意义:反映投入产出比,反映生产的技术效率

(3)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表示:

         

a:全部投入中的劳动份额

b:全部投入中的资本份额

3.经济增长的两类源泉

(1)经济增长的表示(根据生产率增长率的公式):

         

(2)经济增长的源泉:两类

◇要素投入量的增长 :                     (a、b既定)

(土地归入资本之中)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4.两类源泉在增长中作用的变化

美国统计数据检验:

1889——1957:经济增长率年均: 3.5%

(1968年) 要素投入量增长贡献 : 1.8%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贡献 : 1.7%

随着时间的推移,要素投入量贡献份额↓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贡献份额↑

1958——1966年间:后者贡献份额大于前者。

二、丹尼森的分析

1.经济增长因素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个大类,包括7个方面:

(1)要素投入量:

◇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

◇包括非全日工作的工人在内的工时数 L数量、质量

◇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

◇资本存量的大小 ————————— K

(2)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

◇规模经济

◇知识的进展

2.经济增长因素的确定方法

经济增长中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其作用的大小

根据它在增长中变化量的大小来确定:

未变化————没有贡献

变 化————贡献

3.丹尼森关于经济增长贡献分析的基本结论

(1)贡献最大的因素是:知识的进展

随着时间推移,其贡献比重在提高

(2)统计分析(美国)

1929—1973分为:

1929—1948:经济增长率年均:2.39% 知识进展0.93%,占38.9%

1948—1973:经济增长率年均:3.56% 知识进展1.41%,占40%

(占要素生产率贡献71%)

4.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增长率比较

(1)美国—西欧比较

◇比较时期:1950—1960

◇从要素投入量和要素生产率在增长中贡献来看:

要素投入量 要素生产率

西欧: 40% 60%

美国: 60% 40%

◇从劳动力的不同方面在增长中作用来看:

西欧 美国

主要依据: 人数↑ 文化水平↑

(2)美国—日本国比较

这一工作主要由日本经济学家金森久雄运用丹尼森模型进行:

要素投入量和要素生产率

日本均高于美国

5.丹尼森与肯德里克的比较

(1)相同点:

①经济增长源的分类方法相同

②强调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

(2)相异点

①经济增长的因素的分类更细

②“余值”的范围缩小到“知识的进展”

三、库兹涅茨的分析

1.经济增长因素

(1)知识存量的增加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经济结构的变化

2.库兹涅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特点

(1)强调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为什么结构变化会影响增长

理论分析

实证分析

3.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倒U型曲线”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在经济未充分发展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阶段,收入分配趋于平等”。如图6——8所示:

——源于他1954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




6——8: 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第六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简介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背景

1.索洛模型与现实的矛盾

(1)索洛模型:经济增长的差异主要由于人均资本(k)的差异决定

(2)现实中

◇人均资本相近的国家——增长差异明显

◇人均资本较小的国家——有较快的增长

(3)k不足以解释经济增长中的差异

2.20世纪80年代有关的实证研究对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挑战

(1)按照新古典理论,要素报酬是递减的,因而生产率的增长率是递减的,但是从英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看,生产率增长率是递增的

如:

1700——1979年间 荷兰、英国、美国、生产率增长率:

1700——1785年间: -0.7

1785——1820年间: 0.5

1820——1890年间: 1.4

1890——1979年间: 2.2

(2)新古典理论预见的经济趋同现象并没有发生

◇资本并未像新古典理论预见的那样,从富国流向穷国,甚至出现反向流动

◇穷国与富国的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1980年 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 印度 相差

10000美元 240美元 40多倍

1960—1980年: 印度 日本 美国 工业化国家

经济增长率(平均)1.4% 7.1% 2.3% 3.6%

3.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为新增长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差异 源于 技术进步差距 源于 边学边干

知识外溢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

1.把技术进步差异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变量

(1)新古典理论:不同国家增长率差异——资本差异——物质差距

(2)新增长理论:不同国家增长率差异——技术差异——思想差距

2.技术变化是内生的

(1)新古典理论: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

(2)新增长理论:技术是内生的

◇是向教育部门投资,边干边学等途径获得的

◇是利益诱导下的有意识投资的产物

3.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溶合

(1)新古典理论:关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

(2)新增长理论:既关注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更关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阿罗指出:经济学家必须是“穷人的保护者”

4.新经济增长模型大都运用了比较复杂的数学工具

三、新增长理论的主要思想

新古典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罗默(Paul Romer)、卢卡斯(R·Lucas)

1.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1)提出者

◇美国经济学家卢卡斯和罗默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人力资本因素

◇人力资本:人们拥有的知识、技能

◇增长——技术——人力资本

(2)人力资本如何贡献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

◇对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等,相当于对人力进行了“投资”

相当于资本的作用————要素功能

◇知识技能更高的劳动力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本品,提高生产率

人力资本可以使物质资本收益递增———生产率功能

(3)加入人力资本后的生产函数形式

          (α+β<1)

◇说明:

Y:产出、收入

K:资本(狭义)存量

H:人力资本存量

L:劳动力

A:知识水平

◇生产函数的形式:规模收益不变

即:α+β+(1-α—β)=1

◇广义资本投入是决定生产的基本因素

K,H

广义资本的规模报酬递减,α+β<1

2.边干边学与经济增长

(1)提出者

阿罗、谢辛斯基强调:

私人企业的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

◇企业创新活动 ——“边干边学”

·正规创新 ——R&D

·非正规创新——销售人员将顾客意见反馈给公司

公司对产品进行改进

◇边干边学:发生在企业生产和销售活动中的创新活动

(3)生产函数表达式:

         

其中:

A:知识水平,它是资本投入的函数

A=Kb

AL:劳动的效率,取决于弹性为b的过去的总投资

3.知识外溢与经济增长

(1)提出者:

罗默:《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1986)

(2)知识要素的提出:

产出不仅是资本、劳动等实际投入的函数

而且是专业化知识与社会知识总存量的函数

(2)知识要素的特征——“外溢效应”:

◇即一个人或一个厂商的新资本积累对其他人或其他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贡献。

◇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3)由于知识的“外溢效应”,投资的收益率可以是资本存量的递增函数

◇收益递减的前提是技术不变

◇知识外溢导致技术不断进步

◇一国资本存量越大,其投资收益率越高,经济增长率也越高。

4.教育部门与经济增长

(1)提出者:

宇泽弘文(Uzawa,H)《经济增长总量模式中的最优技术变化》(1965)

(2)宇泽模型的基本思路:

技术变化源于专门生产思想的教育部门

社会配置一定资源到教育部门,则会产生新知识(人力资本)

新知识会提高生产率并产生外溢效应(其他部门零成本获得)

经济增长

(3)宇泽模型的表达式:

技术进步方程          

          :技术进步率

A:现有技术水平

LE:教育部门资源配置

◇含义:技术进步速度取决于现有技术水平与教育部门的资源配置

生产函数方程          

Y:产出

A:现有技术水平

LP:生产部门的劳动力配置

假定:技术进步都体现在劳动之中

5.AK模型:一个总量新经济增长模型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AK模型”

(1)知识进步与广义资本增长

◇知识进步体现为广义资本的增长

物质资本(阿罗、罗默的观点)

人力资本(卢卡斯、宇泽的观点)

◇广义资本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2)基于上述思想,总量生产函数:

         

A:技术水平(正常数)

K:广义资本

含义:若人口增长率为零,广义资本是决定生产的唯一要素

技术进步内生于资本积累之中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现实意义

1.说明了经济持续和永久增长的源泉和动力

增长模型中引入: 产 生 其他要素收益递增 长期

知识、专业化人力资本 递增收益 总的规模收益递增 增长

2.指明技术进步的源泉

技术是经济主体 经济体中的技术进步,应有内生

技术是内生的 谋求利润最大化 机制:由经济刺激所推动,技术

投资的产物 创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

3.指出了边干边学和知识外溢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厂商可以从自己的投资中获得知识,其知识存量是其投资量的函数。

(2)知识又是公共品,社会收益>私人收益

4.指出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对外开放——知识的溢出效应——技术进步

5.重新确立了政府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补贴、教育投资

政府 ——— 研究、开发投入 ——— 促进技术进步

刺激物质资本投资

保护知识产权、激励新思想形成




“增长的催化剂”

本章思考题

1.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何区别?

2.试述新古典增长模型。

3.简述新经济增长的AK理论。

例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或劳务产出数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快慢一般用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衡量。

二、问答题: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库兹涅茨总结出了经济增长的六个特征:第一,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第二,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第三,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是高的;第四,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革;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第六,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三、论述题:试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答:

(1)基本假设:第一,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二,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第三,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2)基本公式:⊿Y/Y =a(⊿K/K)+ b (⊿L/L) +⊿A/A

这一公式的含义是:第一,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第二,资本——劳动比率是可变的,从而资本——产量比率就是可变的。第三,资本——劳动比率的改变是通过价格的调节来进行的。

第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

学习目标:

经济周期理论是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经济中的短期波动,其重点是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波动的原因与规律。本章第一节介绍有关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第二节介绍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的主要经济周期理论。第三节介绍由凯恩斯主义发展而来的现代经济周期理论。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及其根源,旨在使学生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经济周期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3)短周期、中周期与长周期的划分

(4)经济周期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

(5)乘数—加速数模型

关键词:经济周期;外生周期;内生周期;加速数

知识串讲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一、经济周期问题的提出

1.如何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理论上经济学家提出的条件

S=I

GA=GW=Gn

         

◇事实上:经济稳定增长需要的条件很多

不仅有经济方面的条件

而且还需有非经济方面的条件

◇实际情况是: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持续、稳定增长的,而是在波动中增长的

2.最早的衰退出现在英国1825年

以后每隔几年、十几年出现一次

刚出现时称为“危机”、“恐慌”

3.1860年,法国学者朱格拉指出,这种情况不是孤立的,而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周期性现象

4.经济周期问题被提出来

二、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整体活动水平的一种规律性波动。

1.是波动: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2.是经济活动水平的波动:国民收入水平的扩张与收缩。

3.是伴随经济增长过程的一种必然现象。

经济周期是以国民收入为中心的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规律性的扩张与收缩。

三、经济周期的阶段(如图7-1)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Y

A—顶峰

A—B:衰退

B—C:萧条 E N

C—谷底 A B D

C—D:复苏 C

D—E:繁荣

O t

7-1:经济周期及阶段

1.繁荣:国民收入和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投资增加

信用扩张

价格水平上升 生产↑ 国民收入↑ 顶峰(1——2月)

就业增加

公众预期乐观

2.衰退:从繁荣到萧条的过度阶段

货币增加

价格下跌 是从顶峰下落的 仍高于正常

失业率逐渐提高 阶 段 水 平

公众转向悲观

3.萧条:国民收入和经济活动水平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

投资减少

信用紧缩

价格水平下降 生产↓ 国民收入↓ 底谷(1——2月)

就业减少

公众预期悲观



4.复苏:从萧条到繁荣的过度阶段

价格回升

存货减少 从谷底开始攀升的 仍低于正常

就业开始增加 阶 段 水 平

公众转向乐观

●经济周期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扩张阶段

收缩阶段

四、经济周期的分类(按长度)

经济周期:

同一经济现象反复出现 有长 经济周期按长度

的间隔期 有短 分为不同类型

1.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1)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1860年提出

危机并非一种 而是社会经济运行中 繁荣、危机、清算

孤立现象 不断重复出现的三个 重复出现,形成

连续阶段中的一个 周期性现象

平均每一个

循环周期为 中周期 汉森称其为“主要经济周期”

8—10年 (朱格拉周期)

2.汉森的验证

美国1795年——1937年————平均长度

共有17个这样的周期 8.35年

2.基钦周期:短周期

(1)美国经济学家基钦1923年根据有关资料提出

主要周期(大周期) 大周期包括2—3个小 大周期即

经济周期: 周期, 中周期;

次要周期(小周期) 小周期约40个月 小周期即

基钦周期

(2)汉森的验证

1807年——1937年——共有37个短周期——平均长度3.51年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

1925,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通过对美、英、法等国18世纪末以来的时间序列资料研究发现:

上升25年

①1789—1849 (共60年)

有一种较长的经济循环 即:18世纪末期以后 下降35年

其周期长度50—60年 经历了3个长周期 上升24年

54年左右 ②1849—1896 (共47年)

下降23年

上升24年

③1896——

20年后下降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4.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1930,库兹涅茨提出:

存在15—25年 这种周期是由人口增长

在主要工业国家 不等,平均为 而导致的住宅建筑周期相关

20年的长周期

5.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1939,熊彼特对前述各种周期进行了综合,认为:

一个长周期包括六个中周期 短周期约为40个月

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 中周期约为9—10年

长周期约为48—60年

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原因:

凯恩斯主义形成前的不同解释

朱格拉 周期理论有 原因有 内生因素

之后 几十种之多 多种多样 外生因素

一、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的原因——由经济体系内的因素所引起

1、纯货币周期理论

货币↑—利率↓—信贷↑—I↑—繁荣、扩张

经济周期 货币数量

的原因 的增减

货币短缺—利率↑—信贷↓—I↓—收缩、萧条

代表人物:〖英〗霍特里

2.投资过度周期理论

1)观点:把经济周期发生的原因归结为资本品的投资过多

2)理论逻辑

有某种原因:

货币量↑ 对投资品 刺激了对 扩张

技 术↑ 投资↑ 需 求↑ 资本品的

人 口↑ 价 格↑ 投 资 繁荣

经济结构失衡

导致 生产过剩危机 萧条

资本品产生过剩

3)代表人物:〖奥〗哈耶克、米塞斯: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内生

3.消费不足周期理论

1)观点:经济危机、萧条是由消费不足引起的,未形成对周期整个过程的解释

2)论证逻辑

危机——消费品需求不足 —— 生产过剩

资本品需求不足

穷人购买力不足

根源: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

富人储蓄过度

3)代表人物:早期:马尔萨斯、西斯蒙第

后期:霍布森

4.心理周期理论

1)观点: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形成的决定作用

2)论证逻辑

某种原因刺激I——人们的预期——过多投资——经济过分繁荣

引起高涨 过分乐观

当过分乐观情绪所 ——过分悲观的——过度减少——经济萧条

造成的错误被觉察之后 预期 投资

3)代表人物:庇古、凯恩斯

引起过分悲观、乐观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所以,属内生…

二、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根源于经济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

1.创新周期理论

(1)观点: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周期的决定因素

(2)论证逻辑

新技术

新产品 提高生产效率 其他企业效仿 资本品需求

创新 新市场 为创新者 形成 银行信用 繁荣

新组织形式 带来盈利 创新浪潮 上升

新要素

创新普及 资本品需求↓ 衰退

盈利机会消失 银行信用↓

再次创新……

(3)创新类型与周期长度

◇重大技术创新 形成长周期

三个长周期:

·18世纪80年代—1842年产业革命时期

·1842年——1897年蒸汽和钢铁时期

·1897—— 电器、化学、汽车时期

◇中等创新 —— 形成中周期

◇小创新 —— 形成小周期

(4)代表人物:熊彼特

2.太阳黑子周期理论

1)观点: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引起经济周期

2)论证逻辑

太阳黑子活动 影响农业生产 影响工业、整个经济

频繁 减产 萧条

减少 丰收 繁荣

3)经验资料

长期中太阳黑子活动周期 基本吻合 经济周期

4)代表人物:〖英〗杰文斯父子

3.政治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是政府交替执行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的结果

第三节经济周期的原因:乘数—加速数原理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点

凯恩斯理论用凯恩斯主义学说凯恩斯主义学派

形成之后来解释经济周期现象经济周期理论

1.特点

1)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是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Y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变动的?

·经济周期理论:Y在增长过程中的起伏现象及其原因的动态分析

·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扩展

(2)把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归结在总需求方面

国民收入水平 经济周期:Y的动态变化 以总需求分析

决定于总需求 仍由总需求决定 为中心

(3)投资的变动被认为是产生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

总需求包括:

C:比例很大、长期相当稳定

G:可以人为控制 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

X:比例很小 其实就是以投资分析

I:形成周期的主要原因 为中心

2.代表性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有多种

◇最具影响力的是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原理相互作用理论

二、引致投资

1.引致投资的含义

(1)在前述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AD模型)中

若I↑——△AD↑——△Y↑

(2)Y增加又会反过来促使I增加

C↑ 产品销售量↑ I↑

Y↑

S↑资本来源↑ I↑

(3)由于国民收入增加而引起的投资的增加称为引致投资

2.引致投资的表示

引致投资可以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

         

3.投资与国民收入间的函数关系

I=I+MPI·ΔY

I:重置投资:重新购置损耗的资本设置而引起的投资

MPI·ΔY=ΔI:引致投资

三、加速数原理

1.加速数原理所说明的问题

(1)涉及的变量:

△y(△Q)——△I

与乘数理论相同

(2)解决的问题:

△Y(△Q)引起的 △I

↑ ↑? 与乘数理论相反

↓ ↓?

2.加速数

(1)投资(资本)增加量与收入增加量之比叫做加速数

v=ΔI/Δy=It/(yt-yt-1) (ΔI为新增投资,也叫净投资,用It表示)

加速数一般是大于等于1的。在技术不变时,加速数等于资本__产量比率(指生产单位产量与要用几单位资本设备之间的比率即:资本-产量比率=K/Y)。

V=△K/△Y

或 V=△I/△Y

(2)举例

若厂商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增加产量1亿美元,为此而增加投资3亿

V=3

比较:加速数: V=△I/△y

乘 数: k=△y/△I

3.加速数原理

(1)由加速数公式可得

△I=V·△y

△I=V(yt-yt-1

(2)表明

第一,投资是国民收入变动的函数

第二,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引起投资的更大幅度增加

第三,国民收入的减少会引起投资的更大幅度减少

(原因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着紧密联系。举例)

(3)加速数原理

实际国民收入变动时,投资要以更大的幅度变动。

(4)举例:见表7——1:

表7——1

年份

销售额Y

(亿美元)

销售增量△Y

(亿美元)

投资增量△I(△K)(亿美元)

1

2

3

4

5

6

7

8

9

1000

1100

1200

1400

1700

1900

2000

2000

1900

100

100

200

300

200

100

0

-100

300

300

600

900

600

300

0

-300

说明:在表7——1中:

①△I是△Y的函数

②△Y递增——△I更大幅度递增

③△Y递减——△I更大幅度递减

4.加速效应存在的原因

原因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着紧密联系。

5.加速数原理的前提

(1)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假设不变

只考察△I——△y

(2)社会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四、乘数—加速数模型

1.说明的问题

通过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可以说明国民收入变动造成经济过程的繁荣与萧条交替——经济周期的原因

2.文字说明

(1)繁荣如何出现

在衰退到低谷时 乘数 加速数 乘数

由于某种因素 —— 投资 ——Y更大 ——I更大 ——Y 繁荣

(如设备更新)

由于乘数、加速数的双重放大作用,使生产扩张,Y增加

(2)衰退如何发生

投资—产出 资源的

的放大过程 ——壁: ——I ——Y——I ——Y……衰退

最终会碰壁 有限性

——直至进入萧条阶段

(3)萧条的低谷如何形成?

◇衰退不能一直发展下去,Y不能为零

◇居民的自发消费决定衰退的低谷

◇在低谷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形成谷低

(4)复苏的出现:

在谷底,居民 持续一段时间后,

自发消费要维持 厂商机器设备老化了、损坏了 I ——Y

为满足自发消费——重置投资

——复苏

小结:

◇一边是资源的有限性,形成扩张的上限,繁荣的顶点

◇一边是自发性消费的必要性,形成衰退的下限,萧条的谷底

◇乘数和加速数就在这两个极点之间联合起作用,使经济像一条船一样在不断的波动中前进

3.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公式表示

设:

(1)现期收入为Yt,在三部门经济中,Yt=Ct+It+Gt

(2)现期消费为Ct,它由前期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决定,即:Ct=ß•Y t-1

(3)新增投资或净投资为It,It=Kt-K t-1

∵Kt=V Yt, K t-1=VY t-1

∴It=Kt-K t-1= V Yt-V Y t-1=V (Yt- Y t-1)=V(Ct- Ct-1)

为什么V (Yt- Y t-1)变为V(Ct- Ct-1)?

这是因为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会变成消费,消费会引致投资。

Gt:设为既定=Gt

Yt=ß•Yt-1+V(Ct- Ct-1)+Gt

4.举例

假设边际消费倾向ß=0.5,加速数V=1,政府每期开支Gt为1亿元。在此情况下,若不考虑第一期以前的情况,那么各期的收入、消费和投资的变化情况见表7——2。

7——2 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时期 政府 从上期国民收入中 引致的本期私人 国民收入 经济变

购买 来的本期消费 投资 总额 化趋势

t (gt) (Ct ) (It) (Yt)


1 1.00 0.00 0.00 1.00 ___

2 1.00 0.50 0.50 2.00 复苏

3 1.00 1.00 0.50 2.50 繁荣

4 1.00 1.25 0.25 2.50 繁荣

5 1.00 1.25 0.00 2.25 衰退

6 1.00 1.125 -0.125 2.00 衰退

7 1.00 1.00 -0.125 1.875 萧条

8 1.00 0.9375 -0.0625 1.875 萧条

9 1.00 0.9375 0.00 1.9375 复苏

10 1.00 0.96875 0.03125 2.00 复苏

11 1.00 1.00 0.03125 2.03125 繁荣

12 1.00 1.015625 0.015625 2.03125 繁荣

13 1.00 1.015625 0.00 2.015625 衰退

14 1.00 1.0078125 -0.0078125 2.00 衰退

*第四节宏观经济政策:干预还是不干预

经济波动————不同的经济学家————政策主张不同

有不同的看法

“病”“病因”看法不同“处方”也不同

一、凯恩斯主义形成前的主要观点

凯恩斯主义形成前: 经济体系内存 经济波动:是经济体系

大多经济学家认为 一种自然秩序, 运行的正常状态,

自动解决自身 正像“比萨斜塔”的

出现的问题 倾斜一样

特别是那些把经济波动的原因 波动是不必予以干预的,

视为外生因素的经济学家认为 政府的政策只能起坏作用

二、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政府政策可以改变

经济周期——由内生因素引起—— 这些内生变量,从而

减缓或消除波动

比如:在乘数——加速模型中,

Yt= ß•Yt-1+V(Ct- Ct-1)+Gt

起初假定Gt.ß、V都是不变的

若用经济政策改变这些变量

就可治理周期性波动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2. 用乘数-加速数相结合模型解释经济周期的发生。

例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所谓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或收缩为特征。

二、简答题:简述经济周期的阶段。

答: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收缩阶段常常短于扩张阶段,其振幅可能是收敛性的、发散性的或稳定性的。如果更细一些,则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的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性阶段。

三、论述题: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说明经济周期的发生。

答:

(1)乘数原理说明投资变化如何引起收入变化,即一定量投资在已知边际消费倾向的条件下对收入的影响。加速原理就是说明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变化的理论,或者说,说明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变化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

(2)乘数与加速数相结合

投资与收入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收入、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并用以说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问题,指导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乘数与加速数原理相结合的模型为:

Ct=βYt-1,

It= v(Ct-Ct-1)

Yt=Ct+It+Gt=βYt-1+ v(Ct-Ct-1)+ Gt

根据上述模型,可以举例说明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以及经济周期的发生。

第三篇宏观经济政策

本篇说明的问题

□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各种问题

□如何治理这些问题

□治理手段:宏观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运用

第八章宏观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本章也是宏观经济学部分的重点章。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根据宏观经济理论而制定的调节经济的政策,其重点是需求管理政策。本章第一节是对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的介绍。第二、三节为需求管理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本章的重点。第四节为供给管理政策。第五节论述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政策效应的时滞性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3)赤字财政政策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目标

(5)货币政策的运用

(6)收入政策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赤字财政

知识串讲: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是国家对经济总量进行调控、使之增加或减少而采取的手段

1.是“手段”、“工具”

2.是调节经济总量的手段

3.这一手段的执行主体是:国家、政府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在微观领域中的主要表现: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不完全信息

市场失灵在宏观领域中的主要表现:总量波动、失业

2.国家管理经济的必要性: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3.国家管理经济手段出现的必然性:宏观经济政策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前提

宏观经济中的问题:失业

通货膨胀

经济波动

……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3.不同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

如:失业————通货膨胀(菲利浦斯曲线)

同时实现四个目标是困难的

4.所以,不同时期,目标有所侧重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立足点

宏观经济政策——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家管理经济应从哪里入手?

宏观经济政策的立足点(抓手)在哪里?

(一)需求管理

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点是需求管理。

1.需求管理的含义

通过调节总需求实现经济总量平衡,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等问题。

2.需求管理的原因

(1)需求是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失业、通胀均与需求有关。

(2)短期内,总供给是既定的,可调节的只能是总需求。

(3)在实践中,凯恩斯主义产生的20世纪30年代,总供给不是限制国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

3.需求管理的内容:

(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二)供给管理

1.供给管理政策的产生

(1)20世纪70年代——滞胀

总需求较大

总供给不足

(2)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供给成本上升——经济衰退

说明:总供给对经济的重要性——总供给政策出台的必要性

2.供给管理的含义

通过调节总供给实现经济总量平衡,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等问题。

3.供给管理的内容

(1)收入政策

(2)指数化政策

(3)人力政策

(4)经济增长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运用

一、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或:政府对其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

1.财政政策是财政活动的依据

2.财政活动包括:

(1)财政收入

(2)财政支出

3.财政活动可以影响总需求

∴国家通过 财政手段——调节总需求 依据 准则

(二)财政体系的基本结构

引言

□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体系发挥作用的

□从财政活动的基本内容来看,财政体系由三个方面组成:

1.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有:

(1)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日常支出

◇国防支出

◇教育、卫生支出

◇公共工程

◇研发投入

◇国际事务开支

(2)转移支付:

◇社会福利开支

◇农业补贴

◇债务利息

2.税收

1)含义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权以强制手段占有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当代,在发达国家,政府税收在GDP中所占比例达到1/4甚至1/3。

2)分类

◇以征收对象分:财产税、所得税、货物税

◇以纳税的方式分:直接税、间接税

◇以收入和税率的关系分:累进税

累退税(如社会保险税)

比例税(如财产税、营业税)

◇根据征税对象是货币价值还是数量:从价税、从量税

3)作用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调节总需求

3.公债

1)含义政府的债务,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其中,中央政府的债务称为国债。

2)类型

◇短期(1年以下)

◇中期(1—5年)

◇长期(5年以上)

3)作用

◇财政收入的补充性来源

◇调节货币供给

(三)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购买支出

2.政府转移支付

3.税收

4.公债

(四)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财政政策——影响财政活动——收入----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总需求

↓↑ ↑↓

支出----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扩张性力量——总需求

↓↑ ↓↑

简言之,财政政策——影响财政活动——影响总需求——治理失业、通胀问题

二、财政政策的运用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或权衡的或补偿性财政政策)

1.萧条时期财政政策的运用:

萧条——AD不足 个人所得税↓ PDI↑ 消费需求↑

T↓ AD↑

公司税↓ 利润↑ I↑

治理办法:刺激AD

政府购买↑ 企业收益↑ I↑

G↑ AD↑

转移支付↑ 个人收入↑ C↑

实现:生产扩大 失业↓

2.通胀时期财政政策的运用

通货膨胀——AD过大 个人收入↓ C↓

T↑ AD↓

公司收入↓ I↓

治理办法:抑制AD

政府购买↓ I↓

G↓ AD↓

转移支付↓ C↓

实现:通货膨胀率↓

3.财政政策运用(斟酌使用)原则:

斟酌使用:根据经济形势的不同斟酌选择财政政策,以确保经济稳定。

斟酌使用政策的原则:逆经济风向而行事

三、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

(一)自动稳定器的含义

1.前述财政政策:主动人为的政策:即主动人为地AD↑↓

2.在现代财政制度中有些因素能自动调节AD

萧条:自动刺激AD AD↑ 使经济自动趋于稳定

通胀:自动抑制AD AD↓

3现代财政制度中能自动调节总需求,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被称为“自动稳定器”,或“内在稳定器”。

(二)常见的自动稳定器

1.个人所得税

(1)特征:

◇有固定的起征点

◇实行累进税率

(2)对经济的自动调节作用:

萧条:PI↓——纳税人↓——T↓——DPI↑——AD↑

税率↓

通胀:PI↑——纳税人↑——T↑——DPI↓——AD↓

税率↑

2.公司所得税

(1)特征:

◇有固定的起征点

◇实行累进税率

(2)对经济的自动调节作用:

萧条:公司收入↓——纳税公司↓——T↓——公司可支配收入↑AD↑

税率↓

通胀:公司收入↑——纳税公司↑——T↑——公司可支配收入↓AD↓

税率↑

3.失业救济金

(1)含义:政府给失业者发放的补贴,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2)自动调节作用:

萧条:失业人数↑——发放救济金↑——PDI↑——AD↑

通胀:失业人数↓——发放救济金↓——PDI↓——AD↓

4.各种福利开支

(1)含义:政府为增加居民福利而引起的开支,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发放对象:贫困者、丧失劳动能力者。

(2)自动调节作用:

萧条:贫困者人数↑——福利开支↑——PDI↑——AD↑

通胀:贫困者人数↓——福利开支↓——PDI↓——AD↓

5.农产品维持价格

(1)含义:政府所维持的农产品的相对稳定的价格。

AS>AD——政府增加收购——P不下降

AS<AD——政府抛出产品——P不上升

(2)自动调节作用:

萧条:AS>AD——政府购买↑——P↑——农民收入↑——AD↑

通胀:AS<AD——政府出售↑——P↓——农民收入↓——AD↓

(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局限性:

萧条:只能减轻失业的程度,

不能改变失业的总趋势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通胀:只能缓解通胀的程度,

不能改变通胀的总趋势

所以,宏观经济管理,主要靠人为的主动积极的财政政策。

四、功能财政与预算盈余

(一)功能财政的含义

1.依据前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目标:

◇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而不是保证财政预算平衡

(2)财政政策的功能:调节总需求,实现经济稳定

(3)实现上述目标时:财政预算可以是盈余的——如通货膨胀时期

也可以是赤字——如经济萧条时期

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

2.功能财政的含义

不以预算平衡为目标,而以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目标的财政活动。

功能:调节经济中的总需求

3.功能财政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关系

(1)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贯彻和运用

(二)财政思想的演进

1.西方传统的财政理论

(1)基本观点: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其理论基础:自由竞争市场秩序理论

(2)财政实践:年度平衡预算

出现赤字———增税弥补

存在盈余———减税、增加支出减少盈余

2.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

(1)基本观点:财政收支不应以年度平衡预算为目标,而要以熨平经济波动为目标

◇经济衰退——税收减少——增加赤字也是合理的

平衡预算——会加剧衰退

◇通货膨胀——税收增加——增加盈余是合理的

平衡预算——加剧通货膨胀

(2)财政实践:年度财政收支不平衡

特别是庞大的财政赤字

(三)年度平衡预算与周期平衡预算

——两种财政思想的比较

1.传统财政思想:年度平衡预算

2.凯恩斯主义财政思想:周期平衡预算

◇通胀时期:增加盈余

◇萧条时期:扩大赤字

◇周期性平衡

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一)预算盈余(赤字)产生的两种原因

1.财政政策的变动:

(1)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赤字,减少盈余

(2)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盈余,减少赤字

2.经济形势的变动

(1)经济趋向繁荣:增加盈余,减少赤字

(2)经济趋向衰退:增加赤字,减少盈余

(二)不能以存在预算盈余(赤字)来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

1.虽然预算盈余(赤字)与财政政策有关,但不能做逆推理

2.以预算盈余(赤字)来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需要消除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为此引出下述概念——

(三)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上政府收支活动所产生的预算盈余

1.在不同国民收入水平上,政府都有收支活动,都会产生预算盈余(可正可负)

2.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上,政府的预算盈余就叫做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实际意义

1.可以消除经济中收入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

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

或以预算状况的变动来判断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

2.使政策制定者充分重视充分就业问题

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确定财政政策

六、赤字财政与公债

财政政策的运用——影响到财政收支的平衡——会产生赤字

(一)赤字财政的含义

1.一般含义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财政行为。

G>T——“赤字”

2.实际赤字与充分就业赤字

(1)实际赤字:实际中存在的赤字。

(2)充分就业赤字:经济在充分就业状态时存在的赤字。

(3)二者的关系:可能一致

可能不一致

(4)这两种赤字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不同的影响。

3.赤字财政政策的扩张性问题

(1)赤字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

(2)但不能仅凭借存在赤字就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

存在失业的情况下,

政府采取收缩性财政政策———降低赤字——此时仍存在赤字

此时的正确的政策选择是———增加赤字

(二)赤字财政的必要性

简单说明:AD不足——赤字财政——G>T ——AD↑—— 失业↓

具体说明

若G以T为限:G↑————————T↑

政策效应有限

AD↑ AD↓

若G不以T为限:G↑————————T












政府D↑ 私人D不变

AD↑

因此,赤字财政——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政策主张。

(三)赤字财政的可行性

赤字财政——借债、发行公债——是否可行?回答是肯定的。因为:

1.国家是公众的代表,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向公众借债是自己向自己借债。

2.只要国家的政权是稳固的,公债的偿还是有保障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借钱——私人

借钱——企业

借钱——国家 风险最小

3.只要公债使用到发展生产上,就为公债的偿还奠定了基础。

公债发行——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偿还公债

以上几点被称为“公债的哲学”、“公债无害论”。

(四)赤字财政的方法——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赤字财政——发行公债——方法:

公债一般不直接发行给私人部门

居民户——减少消费需求

政府发行债券——私人部门—— 厂 商——减少投资需求

商业银行——减少放款——减少投资需求

政府支出增加

其结果是产生了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如图8——1)。

政府一般是向中央银行借债:

政府发行公债————中央银行

购进

债券数量等于货币数量———财政赤字货币化

政府支出增加 消减挤出效应:(如图8——1)

当然,这可能会埋下通货膨胀的祸根。

r IS’ LM

IS LM’

r1

r0

O y

Y0y1y2

8——1:政府支出中的“挤出效应”

七、财政政策运用中的困难

1.许多政策会受到不同阶层的反对

增税:各阶层反对

减少政府购买:厂商反对

减少转移支付:贫民及其同情者反对。

2.有些政策执行起来比较容易,但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

DPI↑————个人开支不一定增加

减税

企业收入↑——I不一定增加

3.财政政策的时滞问题

时滞:从政策的制定到政策效果的发挥之间的时间差

内部时滞:从政策制定到政策实施之间的时间差

方案提出——议会讨论通过——总统批准——执行

外部时滞:从政策实施到政策见效所经历的时间差

一般来说,外部时滞大约为6个月左右

局限性:过程前后——经济形势不同——政策失去针对性

4.财政政策的实施还会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政治因素:大选

军事因素:战争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运用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货币政策的执行主体:中央银行

2.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货币供应量——利率——总需求

3.货币政策的基本内涵:依据、准则。

二、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

引言

货币政策的作用——通过变动M来实现——通过银行制度来实现

□银行制度?

□货币如何供给?

(一)银行制度

1.商业银行

(1)含义: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银行。

其性质是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因最早与其打交道的是从事商业的商人,故名。

(2)主要业务: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资产业务——放款

投资(购买有价证券)

中间业务——代为客户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2.中央银行

(1)含义:一国最高金融当局,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

举例:美国:联邦储备局

英国:英格兰银行

中国:中国人民银行

……

(2)职能:

◇发行的银行:

·是一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银行的银行:

·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用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办法)

·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国家的银行:

·代理国库

·提供政府所需资金

·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

·监管金融市场活动

(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1.说明的问题

(1)货币如何供给

(2)货币的含义:M1=硬币+纸币+活期存款

硬币+纸币:通货或现金

活期存款:货币的最重要的部分(大部分)

(3)分析对象:活期存款:

不用事先通知就可以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

2.存款可以创造出存款(货币)

(1)商业银行不能发行原始的货币,但却可以创造货币。

(2)存款可以创造出存款

A银行 B银行 C银行

甲:100万———— 乙 ———— 丙 ……

(3)法定准备率

◇准备金: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的一定数量的信贷资金。

◇准备率:准备金/全部存款资金

◇法定准备率:由政府规定的准备率

(4)法定准备率与存款创造

◇存款创造货币的数量与法定准备率的大小有关

举例

假定:·法定准备率(rd):20%

·客户将全部收入以活期存款形式全部存入银行

A银行 B C D

甲:100———乙:80———丙:64———丁:51.2……500万

存款总额:          

         

◇上述情况称为存款创造或货币创造

3.货币创造乘数

(1)存款创造的多少与法定准备率有关

          越大————           越小————存款创造越小 举例:           =2/5……

          越小————           越大————存款创造越大 举例:           =1/10……

(2)货币创造乘数:k =           即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3)货币创造乘数的重要性

◇它表明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量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倍数。

◇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称为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用H来代表),这种货币具有创造出更多货币量的能力。

◇货币供给量,即增加一单位基础货币所增加的总货币量,用M表示,则有:

M= k H

如中央银行发行一单位基础货币,货币乘数k=1/rd=1/0.2=5,则货币供给量M为5单位。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说明的问题: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

货币供给——影响总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影响途径?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M变动 ——r变动 ——I成本变动 ——I需求变动 ——Y变动

四、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

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有:

(一)公开市场业务

1.含义: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买出有价证券(国库券、联邦政府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的活动。

2.作用: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总需求。

买进——M↑——r↓——AD↑

卖出——M↓——r↑——AD↓

(二)再贴现率政策

1.再贴现:贴现是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拿到商业银行兑换成现金。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票据拿到中央银行兑换成现金,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

2.再贴现率:再贴现利息与贴现的票据价值之间的比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3.再贴现率政策:中央银行变动再贴现率和贴现条件以调节货币供应量时所依据的政策。

4.再贴现率政策的作用:调节货币供应量。

降低再贴现率——贴现↑——M↑——AD↑

提高再贴现率——贴现↓——M↓——AD↓

(三)准备率政策

1.准备率: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与全部存款额之间的比率。

存款准备金:为应付存款人随时取款而不能贷放出去的信贷资金。

2.准备率改变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准备率——法定——由中央银行制定

准备率提高——放款额↓——AD↓

准备率降低——放款额↑——AD↑

(四)其他次要工具

1.道义上的劝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投资业务进行的指导。

2.垫头规定: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购买有价证券必须付出的现金比例。

3.利息率上限(Q号条款):即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息率上限。

4.控制分期付款与抵押贷款的条件。

五、货币政策的运用

1.萧条时期: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

贴现政策: 降低贴现率

准备率政策: 降低准备率

2.通胀时期: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债券

贴现政策: 提高贴现率

准备率政策: 提高准备率

六、货币政策实施中的时滞

1.内部时滞:较短。因为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独立决策实施的,过程相对简单。

2.外部时滞:比较复杂。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到总产量的变动,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测算,其时间差一般是一个月到两个月。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时间较长。根据弗里德曼的计算,这一时滞大约有两年左右。

·因为,通货膨胀率的变动——M变动

货币流通速度

人们的心里预期等复杂因素

·从货币供给量变动到物价水平的变动需要经历较多的传导环节。

第四节供给管理政策

引言:本节说明的问题

□当AS=AD时,为什么经济中还会存在通货膨胀或失业?

□这个问题是需求管理解决不了的,必须靠供给管理政策来解决。

一、收入政策

(一)收入政策的含义

是通过控制工资与物价来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其控制的重点是工资收入,故而称为收入政策。

(二)收入政策一般有三种方式:

1.工资与物价的控制:

(1)工资——物价冻结。这是政府采用法律手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和物价。

(2)工资与物价指导线。这是指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规定出工资与物价的上涨限度。如果工会或企业违反了这一规定,政府便会加以惩罚。

(3)税收刺激计划。这是指政府以税收为手段来控制工资增长的一种措施。具体做法是:政府规定工资指导线,当企业的工资增长率符合该规定时,予以减税;当企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该规定时,课以重税。

2.道德劝说:

政府的另一种反通货膨胀的办法,即政府试图劝说企业和工人不要涨价或涨工资。不听劝说的,政府要施加一定的压力,如不购买该企业的产品等。

3.改变预期:

政府给人们以信心,使人们相信政府可以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从而打破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

二、指数化政策

(一)含义

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分配的变动,使一些人受害,另一些人受益,从而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指数化就是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定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以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

(二)主要方式

1.工资指数化。按通货膨胀率指数来调整名义工资,以保持实际工资水平不变。这需在工资合同中规定“自动调整条款”。

2.税收指数化。按通货膨胀率指数来调整起征点与税率等级。

3.利息率指数化。按通货膨胀率指数调整名义利息率。

三、人力政策

(一)含义

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它是一种旨在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减少自然失业的政策。

(二)主要方式: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2.完善劳动力市场(各类职业介绍机构、提高就业信息等)。

3.协助劳动力的流动(搬家费用的补贴等)。

四、经济增长政策

(一)含义

提高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的政策。

(二)主要方式:

1.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2.资本积累(如提高储蓄率)

3.技术进步

4.计划化与平衡增长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引言:本节说明的问题

□多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

□多种宏观经济目标间的协调

一、菲利浦斯曲线的运用

(一)说明的问题:

菲利浦斯曲线可以作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分析工具,分析多种目标间的协调。

(二)社会临界点

政府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社会可接受程度”的理解。

1.是社会可以接受的失业率和通胀率。

一定水平的失业率和通胀率——社会可以接受——政府不必调节

超过这一水平的失业率和通胀率——社会不能接受——政府应调节

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失业率和通胀率不能突破的界限——社会临界点

2.是政府所理解的社会可接受的失业率和通胀率。

多大的失业率 社会可以 民众不关心这个问题

多大的通胀率 接受 他们只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行动

政府进行判断

3.社会临界点图示见图8——2:

如:4%的失业率

4%的通胀率 社会可以接受

P′%




· ·

·

·

· ·

·b

O · · · · u%

8——2:社会临界点

4.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社会临界点不同。

国家:西欧——低

美国——高

时期:过去——低

现在——高

(三)菲利浦斯曲线与政策目标选择

当通胀率超过社会临界点时: 通胀率↓

选择紧缩性的宏观政策——AD↓——

失业率↑

如图8——2中:a点

当失业率超过社会临界点时: 失业率↓

选择扩张性的宏观政策——AD↑——

通胀率↑

如图8——2中:b点

二、相机抉择

1.说明的问题

分析多种政策间的协调

2.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与经济政策的多样性

经济形势: 萧条:一般萧条

严重萧条

通胀:一般通胀 不同问题由不同原因引起

严重通胀

滞胀:有程度之差

经济政策:需求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 不同政策具有不同特点:

货币政策 ①作用的猛烈程度不同

财政政策 :公共工程投资——猛

收入政策 转移支付——缓

供给管理政策 指数化政策 货币政策:改变准备率——猛

人力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缓

增长政策 ②政策效应的时滞不同

③发生影响的范围不同

④受到阻力的大小不同

3.政府如何选择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宏观管理——好比用经济政策之“药”治理经济问题之“病”。

1)应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

经济形势不同——病因不同——选择不同政策治理

扩张性财政政策

衰退:(病因) AD不足 (选择)

扩张性货币政策

一般萧条 作用较缓和的扩张性的政策

严重萧条 作用较猛烈的扩张性的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T↑ G↓

通胀:(病因)AD过度(选择)

紧缩性货币政策 买出债券,提高准备率

一般通胀 作用较缓和的紧缩性的政策

严重通胀 作用较猛烈的紧缩性的政策

2)要善于将各种政策搭配起来使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

严重萧条: +

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严重通胀: +

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滞胀:

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

4.相机抉择的含义

政府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时,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究竟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本章思考题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2.什么是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

3.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4.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制度主要有哪些?

5.简述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例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创造乘数: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公式:M/H=(rc+1)/(rc+ rd+ re) (rc:现金——存款比率,rd:法定准备率,re:超额准备率)。

二、问答题:什么是功能财政?

答:

根据斟酌使用(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

三、论述题:联系我国近年实际,试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

答:

(1)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是政府通过变更税收、变更政府购买、变更转移支付等,依经济风向酌情使用财政政策,具体讲:

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最终实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在经济高涨时期,政府应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以抑制消费和投资,减少总需求,实现稳定价格水平、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3)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引起我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出口大幅下降、有效需求不足,产品积压,就业困难的状况,我国政府又及时调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地扩大了内需,保证了经济在8%以上的增长并稳定了就业。

第四篇开放的宏观经济

本篇说明的问题

□把封闭的宏观经济分析扩大到开放经济

□是宏观经济学的必要延伸与扩展

第九章 开放经济概论

学习目标:

1——8章的宏观经济分析以封闭经济为对象,即不考虑对外经济关系。但现实经济都是开放的,所以本章与下一章即把封闭经济中的分析扩大到开放经济中。本章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下一章以理论与政策分析为主。本章第一节为国际贸易知识,第二、三节为国际金融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开放经济的含义

(2)国际收支的三个主要项目

(3)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关键词:汇率;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国际收支

知识串讲:

第一节 开放经济的含义

一、什么是开放经济

1.定义:开放经济就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经济。

2.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途径是国际贸易: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其他途径如国际资本往来等

二、开放程度的衡量

衡量标准: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即:

进口进口

开放程度=————————或————————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三、决定开放程度的因素

1.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

2.经济发达程度

3.经济结构的差异

4.历史传统

5.经济政策以及其他政治或文化因素

一些国家开放程度的比较见表9——1。

9——1:一些国家开放程度的比较


加拿大

墨西哥

荷兰

英国

美国

进口/国内生产总值(%)

26.7

13.5

54.6

24.4

10.5

注:表中墨西哥是1980年的数字,其他各国均为1983年的数字;资料来源:《国际金融统计》,1983年4月。

第二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贸易与各国间的其他经济交往必然引起国际间的支付问题,也就是国际收支问题。这在开放的经济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这是一国与其他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记录。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编制原则

1.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表格。

国际收支集中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该表按复式记帐原理编制。见表9——2。

表9——2: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借方

贷方


A.经常项目




1.商品出口


600


2.商品进口

500



3.劳务

75

100


商品劳务差额


125


4.单方转移




给国外的赠予

100



接受的赠予


25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50


B.资本项目




5.直接投资




对外投资

60



外国投资


30


6.证券投资




对外投资

20



外国投资


40


7.短期资本




对外短期资本

150



外国短期资本


30


资本项目收支差额

130



C.官方储备项目




8.黄金进出口


10


9.外汇储备(净额)


60


10.对外负债(净额)


20


官方储备项目收支差额


90


11.统计误差

10





2.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是:

(1)只有国内外经济单位间的经济交易才记入国际收支中。

(2)要区分借方和贷方两类不同的交易。

(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复式薄记。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三类:

A.经常项目 商品进出口

经常项目又称商品和劳务项目,包括: 劳务

国际间单方转移

B.资本项目

指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如各种投资、股票与债券交易等。

C.官方储备项目

是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包括黄金、外汇储备等的变动。

三、国际收支的均衡与不均衡

在不考虑官方储备项目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的状况有两种:

(一)均衡

含义: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借方与贷方相等,即一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

这时,官方储备项目不变

(二)不均衡

1.含义: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借方与贷方不相等,即一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总支出与总收入不相等。

2.有两种表现:

(1)国际收支顺差(盈余):

这时贷方大于借方或总收入大于总支出

会有黄金或外汇流入,即官方储备增加

(2)国际收支逆差(赤字):

这时借方大于贷方或总支出大于总收入

会有黄金或外汇流出,即官方储备减少

第三节 汇率理论

一、外汇和汇率

(一)外汇:

外汇是指外国货币,或者对外国货币的索取权,如在外国的存款和外国的支付承诺等。

(二)汇率:

1.含义:是一国货币单位同他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又称“外汇行市”或“汇价”。

2.外汇汇率有两种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是以1单位或100单位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又称付出报价。

(2)间接标价法:是以1单位或100单位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又称收进报价。

□直接标价法是外汇市场一般用的方法。我国也采用直接标价法。

3.汇率升值与汇率贬值

(1)汇率升值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下跌了。如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了。

(2)汇率贬值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上升了。

二、汇率制度

(一)固定汇率制

1.含义: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仅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2.优缺点:

(1)优点:

第一,有利于一国经济稳定

第二,有利于维护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经济交往的稳定

第三,有利于减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风险

(2)缺点:要求一国的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外汇或黄金储备,否则会出现外汇黑市,不利于经济发展与外汇管理。

(二)浮动汇率制

1.含义: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2.种类

(1)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

(2)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中央银行为了控制或减缓市场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3.优缺点

(1)优点:

第一,有利于通过汇率的波动来调节经济

第二,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

第三,能够取缔非法的外汇黑市交易

(2)缺点:不利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会加剧经济波动。

本章思考题;

1.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标准是什么?

2.什么是国际收支?

3.什么是外汇和汇率?什么是汇率升值和汇率贬值?

例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浮动汇率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二、简析题:什么是固定汇率制?它有何优缺点?

答:

(1)含义: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仅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2)优点:第一,有利于一国经济稳定;第二,有利于维护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经济交往的稳定;第三,有利于减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风险。

(3)缺点:要求一国的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外汇或黄金储备,否则会出现外汇黑市,不利于经济发展与外汇管理。

第十章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与调节

学习目标:

本章从开放经济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及相关的政策调节。第一节是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第二节是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调节分析。第三节为在这种分析基础之上的政策主张。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开放经济中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与调节政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与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的区别

(2)总需求与出口变动对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影响

(3)对外贸易乘数

(4)溢出效应与回波效应

(5)对外贸易政策

(6)汇率政策

关键词: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

知识串讲:

引言

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与封闭经济相比的一些重要差别:

1.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不仅要考虑内在均衡,而且要考虑外在均衡。

内在均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出现。

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的均衡。

2.国内各种经济变量(总需求、价格、利率等)的变动,不仅会影响内在均衡,而且会影响外在均衡。

3.各国之间的贸易、资本流动、汇率变动等,不仅影响一国的外在均衡,而且也影响该国的内在均衡。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一、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

1.区分两个概念

1)国内支出(即国内总需求):指国内居民户、厂商与政府的支出,其中部分用于国内产品,部分用于进口品。

2)对国内产品支出(即对国内产品总需求):指本国对国内产品支出与国外对本国产品支出之和。

本国对国内产品支出=国内支出-进口

国外对本国产品支出=出口

对国内产品支出=国内支出-进口+出口

=国内支出+(出口-进口)

=国内支出+净出口

2.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是对国内产品总需求(即对国内产品支出)

二、IS——LM模型与国民收入均衡

1.假设前提

(1)假设价格是不变的

(2)不考虑资本项目对均衡的影响,只分析经常项目对均衡的影响,而且用贸易收支状况来代表外在均衡状况。

(3)假定出口不变,进口取决于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2.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

NX=0

见图10——1所示




在图10——1中,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0,决定了利息率为r0,国民收入为Y0。

NX=0代表了外在均衡,即贸易收支均衡。

在出口不变时,进口由国民收入决定。

当国民收入为YB时→进口与出口相等→贸易收支均衡,即NX=0。

当国民收入小于YB→进口小于YB时的进口→出口大于进口→贸易收支盈余,即NX>0。

当国民收入大于YB→进口大于YB时的进口→出口小于进口→贸易收支赤字,即NX<0。

图10——1中的情况是Y0小于YB,所以贸易收支有盈余。

三、国民收入均衡的变动

1.国内总需求的增加

国内AD↑→Y↑→进口↑→贸易收支状况恶化(贸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

国内AD↓→Y↓→进口↓→贸易收支状况改善(贸易收支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见图10——2所示。

NX=0




2.出口的增加

出口↑→AD↑→Y↑→进口↑→由于边际进口倾向小于1

→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注:边际进口倾向是指进口增加在国民收入增加中所占的比例。

如图10——3所示:










Y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调节

一、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1.“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

在开放经济中,各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是相互影响的,会产生“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

(1)溢出效应:是指一国国内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增加会通过进口的增加而影响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从而使与之有贸易关系的国家的国民收入也增加。

(2)回波效应:是指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再增加。

2.各国相互影响程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1)国家的大小

(2)开放程度

(3)各国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1.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如:一国经济发生衰退→资金周转不灵→从各国抽回资本或减少对外投资→其他国家资本外流、总需求减少→经济也衰退

2.利率变动的影响

如:一国经济变动引起利率变动→引起国际间短期资本流动→影响其他国家经济

三、开放经济中经济调节的困境

内在均衡是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外在均衡是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三者的关系组合可归纳为以下九种情况:

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赤字

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盈余

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盈余

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赤字 没有同时实现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需要调节。

国内经济均衡与国际收支赤字 其中1-2种容易调节;3-8种不容易调节,使经

国内经济均衡与国际收支盈余 济政策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困境。

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均衡

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均衡

国内收支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实现了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是最优状态。

四、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调节的原则:最优政策配合

1.最优政策配合的含义

是指在国内外需要不同的调节政策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政策应使其中一种政策的积极作用超过另一种政策的消极作用。

2.在选择最优政策时应注意的几点:

(1)要注意各种政策对内与对外的不同影响。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对外的影响往往要大于对内的影响;财政政策对内的影响往往要大于对外的影响。

(2)应该确定政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在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盈余的情况下,应把政策重点放在解决国内经济衰退上。

(3)要把各种政策配合起来运用,用一种政策去抵消另一种政策的负作用。

3.最优政策配合的有效市场分类原理

(1)内容:

R·蒙代尔教授提出了解决最优政策配合的有效市场分类原理。该原理认为:每一种政策手段应当用于其能产生最大的有利影响的市场或经济环境。其对另一市场或经济环境所必然产生的某种不利负作用,可用性质相反的另一种经济手段加以抵消。这样,两种经济政策的相互配合就可以达到最优目的。

(2)举例:

当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盈余时→首先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制止通货膨胀→同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量、降低利息率、使资本流出、克服国际收支盈余;

当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赤字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结合→以摆脱国内经济衰退并吸引外资流入、克服国际收支赤字;

当国内经济均衡与国际收支赤字时→采用支出转换政策调节(即在对国内产品总需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具体就是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或汇率贬值政策来减少进口→以使国内经济仍保持均衡而国际收支赤字得以消除。

第三节 对外经济政策

要实现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不仅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些国内政策,而且还需要对外经济政策。

一、 对外贸易政策

(一)对外贸易政策分为两类: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1.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本国商品出口。

(二)两种政策的交替或不同程度的结合

1.自由贸易政策的优缺点:

(1)优点:有利于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最优配置,从而达到全世界整体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缺点:不能使各国经济福利都达到最大化。

2.保护贸易政策的优缺点:

(1)优点:有利于国内充分就业的实现、经济增长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缺点:不利于全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全世界整体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引起走私行为的普遍存在。

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都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的交替或不同程度的结合。

(三)保护贸易政策的种类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其种类五花八门,主要有:

1.关税政策

(1)含义:是对通过一国海关的货物所征收的税,又可分为进口关税与出口关税。

(2)作用:不仅能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还可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

(3)局限性:一国在运用关税时,也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从而不利于本国产品的出口。

关税政策是保护贸易的主要工具之一。

2.非关税壁垒

(1)含义:是指关税以外的其他限制进口的工具。

(2)种类:限额、补贴、进口特许、进口商品的技术性壁垒,等等。

二、汇率政策

汇率影响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同样也影响国内经济。

1.汇率贬值政策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贬值可以提高进口品的相对价格,降低出口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既增加了国内就业,又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赤字。

2.汇率管制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也要运用买卖外汇的方法对汇率进行干预,避免汇率的大幅度波动。

三、对外投资政策

资本输出在当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鼓励对外投资主要采用以下手段:

1.通过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和其他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手段,为私人对外投资开辟道路。

2.利用纳税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私人的对外投资。

3.对私人对外投资实行担保和保险。

4.制定保护海外私人投资利益的法律。

5.利用各种渠道对私人对外投资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

1.协调各国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各国的各项对外经济管理政策在实质上都是损人利己的,这就会影响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引起各国之间的冲突。但从长远看,各国的利益又有其一致性,即各国的经济是共同繁荣的,损人利己最终也会给自己的经济带来困难。这就需要调整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2.协调各国经济关系的途径

(1)建立各种国际经济组织,通过这些组织来协调各国经济关系。如WTO。

(2)建立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加强本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本地区的经济关系,并共同对付其他国家。如欧洲联盟。

(3)各国、各集团之间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各方做出相应的让步。如G20峰会。

在现实中,经济关系与政治、军事等关系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经济关系的协调还涉及到许多其他问题。

本章思考题

1.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和出口的增加对内在均衡和外在均衡有何影响?

2.什么是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

3.对外贸易政策有几类?它们有何优缺点?

例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其他限制进口的工具,具体种类包括限额、补贴、进口特许、进口商品的技术性壁垒,等等。

二、简析题:什么是开放经济中的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

答:在开放经济中,各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是相互影响的,会产生“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

(1)溢出效应:是指一国国内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增加会通过进口的增加而影响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从而使与之有贸易关系的国家的国民收入也增加。

(2)回波效应:是指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再增加。

Copyright©2010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地址: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360号  邮编:066004